盘盘石磴上高雯,白练吴阊望不分。
尺寸便为天下雨,虚无总是岱宗云。
西皇辇路诸峰在,东帝钟声万壑闻。
四岳惟兹南面立,固知太皞是元君。

《登岱》

盘盘石磴上高雯,白练吴阊望不分。尺寸便为天下雨,虚无总是岱宗云。西皇辇路诸峰在,东帝钟声万壑闻。四岳惟兹南面立,固知太皞是元君。

注释:盘盘石磴:形容山路曲折盘旋的样子。高雯:形容山峰之高峻。白练:形容江水或瀑布的白色绸带状水流。吴阊:指苏州地区,古代以水乡著称。天下雨:形容雨水遍布大地。虚无总是:形容泰山云雾缭绕的景象。西皇:指黄帝,传说中中华民族的始祖。辇路:帝王车马所经过的道路。四岳:指泰山所在的山东地区,因泰山为五岳之首。太皞:传说中黄帝之子,后成为东方神祇。元君:指道教中的神明。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泰山的壮丽景色和浓厚的宗教氛围。首句“盘盘石磴上高雯”形象地描绘了泰山陡峭的山路和高耸入云的山势。接着,诗人以“白练吴阊望不分”来表达山间瀑布如白练般飞流直下的景象,以及远处的江水与瀑布交织成的一幅美丽画卷。第三句“尺寸便为天下雨,虚无总是岱宗云”则进一步扩展了对泰山云雾的描绘,表达了泰山云雾缭绕、变幻莫测的自然景观。

在最后两句中,诗人以“西皇辇路诸峰在,东帝钟声万壑闻”来描述泰山脚下帝王车马道旁的山峰以及周围山脉中回荡着皇帝钟声的情景。这既是对泰山雄伟壮观的描述,也暗示了泰山在古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而最后的两句“四岳惟兹南面立,固知太皞是元君”则是点明了泰山在五岳中的地位,并以神话传说中的太皞作为泰山之神的象征,展现了泰山深厚的文化内涵。整首诗不仅描绘了泰山的自然美景,也体现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