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一气白天孙,日月双观各有门。
万物尽从青帝出,诸峰都让丈人尊。
松间风雨秦时响,石上烟萝汉代痕。
最是白云多变怪,谁从触石见真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登泰山诗》,全诗共四句,每句七个字,共二十个字。下面逐句解释:

  1. 鸿蒙一气白天孙,日月双观各有门。
  • “鸿蒙一气”:形容天地初开时的混沌状态,象征着宇宙的原始和统一。
  • “白天孙”:这里的“天孙”指的是天帝或玉皇大帝,暗指泰山在古代被视为天界的象征。
  • “日月双观各有门”:描述了泰山上可以看到太阳和月亮的景观,分别有各自的观看位置,如同门户一般。
  1. 万物尽从青帝出,诸峰都让丈人尊。
  • “青帝”:在古代神话中,东方青帝掌管生长与春事,这里指代自然界的生命力。
  • “万物尽从青帝出”:意味着万物都在春天的生长之中,象征着生命的繁荣和活力。
  • “丈人尊”:这里的“丈人”是对山的尊称,表示泰山在古人心目中的地位崇高。
  1. 松间风雨秦时响,石上烟萝汉代痕。
  • “松间风雨秦时响”:描述了松林之间风声、雨声交织的景象,如同历史上的风雨声回荡。
  • “石上烟萝汉代痕”:描绘了石头上的苔藓和植被,如同汉代的痕迹,表达了时间的变迁和自然的永恒。
  1. 最是白云多变怪,谁从触石见真源。
  • “白云多变怪”:形容白云形态变幻无常,如同仙境一般。
  • “谁从触石见真源”:询问谁能通过触摸石头而领悟到真理或本质。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泰山的自然景观和历史传说的描绘,展现了泰山作为天地之巅的雄伟与神圣。诗人以宏大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将自然美与历史感融为一体,表达了对大自然和历史的敬畏之情。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揭示了生命与自然的紧密联系以及人类对于自然的理解与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