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州闻有鲁王宫,未毁灵光与汉同。
可作东周惟曲阜,自来宗国是龟蒙。
龙兴定在高皇后,日出尝瞻大海东。
碧瓦雕甍劳父老,年年泪洒燕泥中。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描述了兖州的鲁王宫的历史背景和现状。下面是逐句释义:
- 鲁宫:指的是兖州(今山东省济宁市)的鲁王宫,它是古代鲁国(春秋时期的诸侯国之一)的王宫。鲁王宫的建筑风格与汉代相同,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 未毁灵光与汉同:这里的“灵光”指的是汉代的灵光殿,是汉代皇家建筑的代表。诗中提到鲁王宫尚未被毁,其建筑风格与汉代相同,说明鲁王宫在历史上曾经有过辉煌的时刻。
- 可作东周惟曲阜:曲阜是春秋时期鲁国的都城,位于山东省曲阜市。诗中提到鲁王宫可以作为东周时期的代表性建筑,暗示着鲁王宫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 自来宗国是龟蒙:龟蒙是古代地名,位于山东滕县。诗中提到鲁王宫自古以来就是鲁国的宗庙,表明鲁王宫在历代帝王心中的地位非常重要。
- 龙兴定在高皇后:高皇后是唐高宗李治的母亲,她的父亲李神通被封为齐王,后改封为高阳郡公。诗中提到龙兴(即龙脉兴起)在高皇后身上得以定格,暗示着鲁王宫与高阳郡公有密切的联系。
- 日出尝瞻大海东:海东是指东海之滨。诗中提到诗人曾在东海之滨仰望太阳升起的场景,暗示着鲁王宫位于海边,景色优美。
- 碧瓦雕甍劳父老:碧瓦和雕甍都是形容建筑精美华丽的词语。诗中提到鲁王宫的屋顶上刻有精美的花纹,让年长的人们为之劳累。这反映了鲁王宫在当时的繁华程度以及人们对它的珍视。
- 年年泪洒燕泥中:燕泥是指燕子筑巢的地方,常被用作比喻美好的事物。诗中提到年年都有人为鲁王宫流泪,而燕子也在其中筑巢,暗示着鲁王宫的美丽与哀愁并存。
赏析: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述了鲁王宫的历史背景和现状。诗中通过对比汉代和现代的建筑风格,强调了鲁王宫的独特之处。同时,诗人也通过对鲁王宫的描述,表达了对历史和文化的敬畏之情。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