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南文献藉公传,僧孺风流映后先。
扇子聚珠曾不执,沉香成浦更无边。
由来葛鲍能为政,岂有龚黄不是仙。
十月小春梅已蕊,天心多在未寒前。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诗中赞颂了广州太守刘公的政绩和品德。
我们来看第一句“天南文献藉公传”,意思是说南方的文献都是刘公的功绩所写,这里的“天南”指的是中国南方,而“文献”则代表了刘公在南方所做的一切。
第二句“僧孺风流映后先”,这里提到的“僧孺”是指唐朝著名的文学家柳宗元(柳河东),而“风流”则代表了他的文风和风度。这句的意思是说刘公的风度和才学,如同柳宗元的文风一样,都受到了后人的认可和赞赏。
第三句“扇子聚珠曾不执”,这句话的意思是刘公从不炫耀自己的财富和地位。这里的“扇子聚珠”是一种比喻,用来形容他的谦逊和低调。
第四句“沉香成浦更无边”,这句话的意思是刘公的成就和贡献是无法衡量的,就像江河里的水一样无尽。这里的“沉香”是一种珍贵的香料,而“成浦”则表示他的贡献是巨大的。
第五句“由来葛鲍能为政,岂有龚黄不是仙”,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自古以来,那些能够治理国家、为民造福的人,都是像葛洪、鲍宣这样的神仙一般的人物。这里的“龚黄”指的是汉代的名臣龚遂和黄霸。
第六句“十月小春梅已蕊,天心多在未寒前”,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冬天到来之前,天气就已经暖和起来了。这里的“小春”指的是农历十月,而“天心”则表示天道。
综合整首诗,我们可以看到,王建对刘公的评价非常高,认为他是一个有德行、有才华、谦虚低调、为民造福的伟大人物。同时,他也对刘公的人品和成就给予了极高的赞誉。
赏析:此诗是一首赞美官员清廉、才能出众、为民造福的好官的诗歌。作者通过对刘公的描写,展现了他对这位好官的深深敬仰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对刘公个人的赞美,也有对官场风气的批评和反思,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尚的思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