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佳人是北方,坚贞不字处兰房。
求仙未得真箫史,择对惟希古孟光。
人羡玉台辞赋美,自怜丹穴羽毛长。
时来屯女须婚媾,咫尺高贤珠水旁。
【注释】
- 贞女篇:指《古诗十九首》中的《明月皎夜光》,诗云:“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碧海无崖际,瑶台有道路。”后以“贞女篇”代指《明月》。
- 独立佳人:意谓独自美丽、端庄的女子。
- 坚贞不字:意为坚决贞洁,不肯出嫁。
- 兰房:指女子的居室,也借指闺房。
- 箫史:相传为舜时善吹箫的野人。《列仙传·萧史》:“萧史者,秦诸生,得遇秦缪公。缪公妻之以妹。数岁,缪公卒……萧史遂逃入山中,不知所之。燕代之人闻之,多往归焉。遂以终焉。”
- 孟光:东汉梁鸿的妻子,为人贤良淑德,貌美如花(见《后汉书·梁鸿传》)。
- 玉台:指女子的居处,亦借指女子。
- 丹穴:古代传说中一种产鸟卵的洞穴,即今四川荣县一带。
- 屯女:指屯氏家族的闺女。
- 高贤:指高尚的男子。
- 珠水:指汉乐府《陌上桑》中的秦罗敷,住在水边,以卖珠子为业。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一位贞洁女子的赞美之情的抒发之作。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表达了诗人对贞洁女子的敬仰和赞美之情。
诗的开头两句:“独立佳人是北方,坚贞不字处兰房。”描绘了一位独立而美丽的女子,在北方的兰房中,坚守着贞洁的信念,不愿出嫁。这句话通过描绘女子的形象,展现了其坚韧不屈的品质和她对贞洁的执着追求。这里的“坚贞不字”是指坚决贞洁,不肯出嫁,体现了女子对爱情的坚定态度和对婚姻自由的尊重。
接下来的两句:“求仙未得真箫史,择对惟希古孟光。”表达了诗人对于女子的深深敬意和赞美之情。这里借用了传说中的神仙和贤人的典故,来赞美这位女子的智慧和才情。诗人认为,尽管她未能得到真正的神仙般的伴侣,但她却能与古代贤人一样贤良淑德,这足以让她在众人中脱颖而出。这里的“求仙未得真箫史”比喻女子虽不能达到神仙的境界,但仍然能够拥有像古代贤人一样的品德。而“择对惟希古孟光”则进一步强调了女子的智慧和才能,她能够找到真正合适的伴侣,这需要具备深厚的智慧和敏锐的眼光。
诗的后两句:“人羡玉台辞赋美,自怜丹穴羽毛长。”则是对女子的赞美和自谦相结合。这里的“玉台辞赋美”是指女子的文采飞扬,言辞优美,如同玉台上的美女一样令人羡慕。而“丹穴羽毛长”则表达了女子虽然拥有华丽的外表,但更值得珍惜的是内在的品质。这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女子的赞赏之情,也暗示了女子虽然外在华丽,但其内在品质才是真正的美。
最后一句:“时来屯女须婚媾,咫尺高贤珠水旁。”则表达了诗人对女子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这里用“屯女”指代那位贞洁女子,希望她能够遇到一个真心相爱的人,与他共同建立一个美好的家庭,就像站在珠水旁欣赏美景一样。这里的“咫尺高贤珠水旁”寓意着女子与高贵贤者的距离很近,意味着她的未来生活将会充满幸福和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贞洁女子的描述和赞美,展现了诗人对美好品质的追求和对真挚爱情的向往。同时,诗中运用了许多象征和隐喻手法,使得诗歌更加深邃和富有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