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天九月已狐裘,南雪年来不待秋。
砧杵声如光禄塞,牛羊气似白登楼。
番禺山断成天阙,日月泉乾失药洲。
霸业已随流水去,花田一片自风流。

羊城秋日有作

炎天九月已狐裘,南雪年来不待秋。

砧杵声如光禄塞,牛羊气似白登楼。

番禺山断成天阙,日月泉乾失药洲。

霸业已随流水去,花田一片自风流。

注释:

(1)羊城:指广州。

(2)狐裘:狐狸的皮毛制成的衣服。

(3)南雪:南方的雪。

(4)砧杵(zhīchǔ):古代捣衣用的棒槌和杵头。

(5)光禄塞:光禄,官名。这里代指边塞。

(6)白登楼:地名。在今山西大同市东北。

(7)番禺山断成天阙:传说秦始皇曾到岭南视察地形地势,见番禺山水形胜之地,决定建都于此,改名为番禺,后来被匈奴占领,山中断成天险。

(8)日月泉乾:形容水流干枯。

(9)霸业:帝王的功业。

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在广州时所见到的景象和感受。首句“炎天九月已狐裘”,以狐裘比喻炎热的天气,暗示着广州此时的天气已经很冷了。颔联“砧杵声如光禄塞,牛羊气似白登楼”,以砧杵声和牛马声比喻战争的紧张气氛,同时用“白登楼”来暗示战事的激烈。颈联“番禺山断成天阙,日月泉乾失药洲”,描绘了番禺山的壮丽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破坏环境的担忧。尾联“霸业已随流水去,花田一片自风流”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辉煌历史的追忆和感慨。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战争、历史和人生的态度和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