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香分惠小郎宜,未学犹惭最老师。
蝴蝶岂应称凤子,螺蛳那得号珠儿。
九旬玉杖争扶日,两代斑衣赛舞时。
但使闺庭多乐事,浮云富贵不须期。
【注释】:
奉答汪于鼎赠予六十岁之作:回应汪于鼎的寿诗。
墨香分惠小郎宜,未学犹惭最老师:我虽已至六旬年纪,但仍觉得自己没有学到老师您的高深学识。
蝴蝶岂应称凤子,螺蛳那得号珠儿:蝴蝶怎能与凤凰相媲美,蜗牛又怎能被称为珍珠呢?
九旬玉杖争扶日,两代斑衣赛舞时:九十岁的老翁还拄着拐杖支撑着太阳,两个孙子辈的人穿着斑驳的衣服跳舞庆祝。
但使闺庭多乐事,浮云富贵不须期:只要家里充满了欢乐,富贵荣华也无须强求。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朋友汪于鼎的寿诗所作的回答。诗中表现了诗人谦虚谨慎、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表达了诗人希望朋友们不要追求富贵荣华,而要珍惜家庭和睦幸福的生活。
首联“墨香分惠小郎宜,未学犹惭最老师。”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虽然已经六旬高龄,但仍然没有掌握到老师的高深技艺。这句诗既表达了自己的谦逊,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学习的态度——他始终认为自己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
颔联“蝴蝶岂应称凤子,螺蛳那得号珠儿。”诗人以蝴蝶和蜗牛为例,指出它们虽然各自有其独特的美丽,但是与凤凰和珍珠相比却显得微不足道。这句诗既形象地描绘了蝴蝶和蜗牛的特点,又巧妙地暗示了自己的人生哲学——不应该过分追求名利地位,而应该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
颈联“九旬玉杖争扶日,两代斑衣赛舞时。”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热闹的场景:老人在九旬之年仍能拄着拐杖,两个孙子辈的人穿着斑驳的衣服跳起舞来庆祝生日。这不仅表达了老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家庭的责任感,也展示了他的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尾联“但使闺庭多乐事,浮云富贵不须期。”诗人再次强调了自己的观点——只要家里充满了欢乐的事情,富贵荣华也无须强求。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家庭幸福的珍视和对于物质财富淡泊的态度。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家庭的珍视,又体现了诗人的人生哲学——安贫乐道,知足常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