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滩最好是鲥鱼,海目山前味不如。
丝网肯教鳞片损,玉盘那得鲙香馀。
多惭食饫先王母,敢恨尝新后老渔。
四月金钱人竞掷,未应黄颊当园蔬。
【注释】:
- 甘滩:在江西赣江口,是鲥鱼产卵的地方。
- 海目山前:指长江入海口处的崇明县海门镇一带。
- 丝网:指捕捞鲥鱼的网。
- 玉盘:用玉制成的盘子。
- 先王母:指古代的君主或帝王之母,这里借指皇帝的母亲,即皇太后。
- 黄颊:黄色的腮帮子,这里指皇帝。
- 园蔬:菜园里的蔬菜。
【赏析】:
此诗作于元朝至元年间(1264—1294年),作者为南宋遗民诗人谢翱。这首诗写于席上,以鲥鱼喻人,抒发了作者对朝廷偏安江南,不思恢复中原的不满情绪,也表达了自己对故国和人民的怀念之情。
第一句“甘滩最好是鲥”点题,说明鲥鱼最好的地方就是甘滩。第二句“海目山前味不如”,指出其他地方也有好鲥鱼,但不及甘滩的好。第三句“丝网肯教鳞片损”,意思是捕捞鲥鱼的人不忍心伤害鱼的生命,所以不用网来捕捞。第四句“玉盘那得鲙香余”,意思是说即使把鲥鱼做成了美味佳肴,也剩下很多没有吃完,因为舍不得吃而留作下次再吃。最后两句“多惭食饫先王母,敢恨尝新后老渔”,意思是说皇帝母亲享受美食,而自己却生活在贫穷之中;现在自己虽然有机会品尝到美味的鲥鱼,但是想到这些美味可能是后来的老渔夫们劳动得来的,心中不免有些愧疚和愤怒。
全诗通过描绘鲥鱼的美好滋味,以及人们对它的珍惜之情,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命运和个人处境的感慨。通过对鲥鱼的描写,诗人寄托了自己的忧国忧民情怀,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人民生活的困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