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开宪府尉佗宫,三郡宣威露冕中。
南国总教阴雨遍,东方元与岁星同。
干旌自可来姝子,风雅谁当和召公。
灯火满城欢士女,为君歌舞衮衣风。
【注释】
尉佗宫:指汉代的长安。
南国:指南方地区。阴雨遍:指南方天气多雨。
元:同“原”,本来。
姝子:指有才德的人。
和召公:指召公(周初政治家,名奭),周公旦的弟弟。《诗经·大雅·文王》中有“文王在上,于昭于天”句,后人因称辅佐君主的大臣为“辅相”,“和召公”即指辅相。
衮衣:《诗·周颂·思文》:“衣锦尚絅,裳绣仍裳。”郑玄笺:“锦,谓朱丝罗也。尚,犹着也。絅,素也。裳,下衣也。裳之绣,亦曰裳绣。”《汉书·武帝纪》:“汉兴,高祖除秦苛政,萧何佐高祖定天下,成法令,而汉兴矣。至孝文帝时,制礼乐,立诗书,诏举贤良文学,问以民痪风土所苦,其议者皆归好畤。于是遂立后土祠于雍,祠官甚盛。”这里用“衮衣”比喻皇帝的礼服,意指皇帝。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代某人向某位观察使呈献自己的诗作,表达对这位观察使的敬意与赞美。
开篇“新开宪府尉佗宫”,点明题旨,指出自己即将入主长安,担任御史中丞,相当于现在的中央监察机构。接着“三郡宣威露冕中”一句,既描绘了自己将要施展才华的情景,也为下面的内容铺垫。
诗人写到自己在南国地区总教阴雨,而东方的岁星(木星)又与自己同出一宫,这两句既是对自己的一种夸耀,又暗含对自己才能的认可和肯定。
中间四句,诗人从政治、文化等方面对观察使表示了敬意。“干旌自可来姝子”一句,诗人以自己的才干和品德自赞,认为自己可以胜任这个职位。“风雅谁当和召公”则表达了诗人希望观察使能够和自己一样,成为辅佐君主的杰出人才,共同为朝廷效力。
诗人描绘了京城繁华热闹的景象,表达了自己为观察使的到来而感到高兴的心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熟悉和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