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举商瞿第五儿,方开大母寿筵时。
婆孙共物龄应与,父子同庚命可知。
朔雪不须迎腊早,南风好为送年迟。
梅花笑向高堂道,雏凤生多凤未衰。

【注释】

1.庚午:指唐穆宗长庆五年。

2.第五子:这里指的是诗人的长子名阿需。

3.慈大人:即大慈寺,在长安西。

4.商瞿:指商氏之祖,春秋时贤人,孔子弟子之一。

5.大母:指母亲(祖母)。

6.物龄:指年龄。

7.命:命运。

8.朔雪:农历每月初一的雪,即冬至后第一个冬至日的雪。

9.南风:农历正月,俗称“过年”。

10.梅花笑向高堂道:指诗人的母亲在新年里高兴地笑着,就像梅花开在高堂一样。

11.雏凤:比喻儿子。

【赏析】

这是一首咏寿诗。诗中以“庚午”开头,是说公元820年,也就是唐穆宗长庆五年。这一年腊月丙寅,也就是农历十二月初三,举子们为慈大人家八十七个寿辰而作诗祝贺,并吟诵这首诗。

诗的第一句说:“又举商瞿第五儿”,这是说,诗人又为商瞿(即商氏)的第五个儿子(阿需)的生日贺生,这五个字的意思是重复的,因为阿需也是他的儿子,所以用一个“又”字来表示。“方开大母寿筵时”,是说,这个生日庆典刚刚开始的时候,诗人正在参加宴会呢。“婆孙共物龄应与”,这是说,自己和孙子的年龄相同,所以说“物龄”。意思是说他们一起庆祝老人的生日。“父子同庚命可知”,这是说,他们父子俩的寿命是一样的。“命”,在这里是寿命的意思。

第二句说:“朔雪不须迎腊早”,“朔”是指农历每月初一的雪,也就是冬至后的第一次降雪,“腊”是指农历腊月初八的腊祭,也就是冬天的最后一个节气。“不须”就是用不着,“迎腊早”就是说,不需要等到冬天结束才去迎接大雪。

第三句说:“南风好为送年迟”,这里的“南风”指的是农历新年的风。“为”是做、当的意思,“送年迟”就是说,新年来得晚了点。

第四句是全诗的关键句子,意思是说:“梅花笑向高堂道”,这是说,诗人的母亲在新年里非常高兴地笑着,就像一个盛开着的梅花站在了高堂上。

最后一句是说:“雏凤生多凤未衰”。这里的“雏凤”指的是诗人的儿子阿需,“凤”在这里是凤凰的意思,凤凰是吉祥的象征。“未衰”就是没有衰败的意思。

整首诗以咏寿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老人的尊敬和祝福,以及对家人团聚、幸福安康的美好祝愿,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