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吹鲍一帆弓,下水憎他竹箭同。
百丈攀缘愁鸟道,千盘上下苦蚕丛。
峰多牙角森相触,石积青冥郁不通。
绝壁有时如射的,烟萝穿遍翠玲珑。

【注释】

中宿:晚上住宿。上韶阳:往韶州(今广东韶关)走。道中:在去韶州途中遇雨,避雨的山洞。鲍一帆:指船帆。下水憎他竹箭同:船帆被风吹动,像竹箭一样飞驰。百丈:形容高。攀缘:指登山。愁鸟道:指险峻的山路。千盘:比喻山势曲折盘旋。蚕丛:即蜀山,指峨眉山。峰多牙角森相触:山峰众多,像牙齿一样参差不齐,互相接触。青冥:青色的天空。郁不通:形容山峰之间云雾缭绕,无法通行。绝壁有时如射的:形容悬崖陡峭,有时就像利箭一样直插云霄。烟萝:烟雾缭绕的草木。穿遍翠玲珑:意思是烟雾中的草木仿佛是绿色的宝石一般玲珑剔透。

【译文】

北风劲吹,帆篷鼓起,如同弓箭般疾飞;山间溪水湍急,竹箭一样飞驰而过。山路险峻,攀爬艰难,令人发愁;山势曲折盘旋,上下崎岖,令人痛苦。山峰尖峭,像无数利牙刺向天空;岩石堆积,青天白云都难以通过。悬崖峭壁,有时犹如利箭直插云霄。云雾弥漫,草木繁茂,绿意盎然、晶莹剔透。

【赏析】

诗题“自中宿上韶阳道中有作”,是说诗人乘舟夜行至韶州时,遇大雨,遂避雨于山洞中。第二天早晨,诗人从山洞出来继续前行。这首诗就是诗人在途经险要的山路时写的。全诗以“风雨兼程”为线索,写山路之难,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豪迈气概。

首句“北风劲吹,帆篷鼓起,如同弓箭般疾飞。”是实写。“北风”、“帆篷”与“鼓”等都是眼前所见,而“弓”则是想象,这是虚写。“下一句‘下水憎他竹箭同’,是指船帆被风吹得飞快,好像竹箭一样。”这是实写,也是虚写。“下水”和“竹箭”都是眼前的实际景象,而“同”则是虚设的,因为竹箭是顺风而行,而帆篷是逆风而上。所以诗人说它“憎同”。

次句“船帆被风吹得好像竹箭一样飞驰而过。山间溪水湍急,竹箭一样飞驰而过。”这两句诗都是实写。“百丈”指山路之陡;“千盘”是指山势之曲折;“鸟道”是说道路崎岖险峻,好像飞鸟的小路一样。“苦蚕丛”,是因为山势险峻,使人感到痛苦难忍。“烟萝”是写山路两旁的云雾缠绕,迷蒙一片;“翠玲珑”则是形容云雾中的景物若隐若现的美丽景象。

第三句“峰多牙角森相触,石积青冥郁不通。”写山势之高耸入云。“峰多牙角”是夸张的写法,用来形容高山突兀,峰峦叠嶂。“青冥”是形容山峰高耸入云,云雾缭绕。“郁不通”则表示山峰之间云雾缭绕,不能通行。“绝壁有时如射的,烟萝穿遍翠玲珑。”写山路之陡峭险峻。“绝壁”是指山崖陡峭,“如射的”是夸张的说法,表示山崖陡峭如箭。“烟箩穿遍翠玲珑”则是形容烟雾缭绕的草木茂盛,绿意盎然、晶莹剔透。

整首诗通过写山路之难、风景之美来表达诗人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