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水黄沙满塞天,穹庐深处一灯然。
三更望断罗浮月,十载吞残北海毡。
水月道场宜宴坐,山林心史好重编。
苏卿有节终归汉,只是须眉白可怜。

钱塘观潮其三赠郭子皋旭

怜才惟越女 高义绿珠似

水月道场宜宴坐 山林心史好重编

苏卿有节终归汉 只是须眉白可怜

注释

《钱塘观潮其三》是一首描绘钱塘江大潮的诗作。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融为一体,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以下是对该诗逐句的解释:

  • 怜才惟越女:诗人同情并赞赏越女(指越国的女性)的才能。在古代社会中,女性通常被边缘化,因此诗人的这一观点显得尤为独特和深刻。

  • 高义绿珠似:这里提到的“高义”可能是指高尚的品德或正义的精神,而“绿珠似”则可能暗指历史上著名的美女绿珠。诗人通过这种比喻,赞美了女性的美貌与高尚的品德相结合的美丽。

  • 水月道场宜宴坐:水月道场可能指的是一种清静、超脱的环境或境界,诗人认为在这样的环境中可以悠闲地享受生活。这里的宴坐,即坐着享受生活,是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

  • 山林心史好重编:山林心史可能指的是关于自然的观察和思考,或者是关于人生的感悟和体验。诗人喜欢在山林中沉思,并将这些体验记录下来。这里的重编,即重新编写或整理,表明了诗人对过去经历的重视和珍视。

  • 苏卿有节终归汉:苏卿可能指的是汉代的一位忠臣,这里可能是诗人借用古人的故事来表达自己的忠诚和坚持。这里的终归汉,即最终回到汉朝,意味着忠诚最终得到了回报。

  • 只是须眉白可怜:这里的“须眉”指的是男性的眉毛和胡须,而“白可怜”则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的衰老。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易逝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钱塘江大潮的壮丽景象,并通过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和生命的敬畏之情。诗人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象征等,使得诗歌富有诗意和画面感。同时,诗人也通过对历史故事的引用,展现了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历史的尊重。整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和感情,值得我们深入品味和领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