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溟天尽水茫茫,江汉争朝百谷王。
万里云霞开海市,中宵日月出扶桑。
未标铜柱炎山上,且泛星槎织女傍。
自昔仙人功业早,乘时吾亦拟张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籍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南溟天尽水茫茫,江汉争朝百谷王。
万里云霞开海市,中宵日月出扶桑。
未标铜柱炎山上,且泛星槎织女傍。
自昔仙人功业早,乘时吾亦拟张良。
注释:
- 南溟: 南海。
- 天尽: 天空尽头。
- 江汉: 长江和汉江,这里指的是中国的两大河流。
- 争朝: 争夺早晨的阳光。
- 百谷王: 百草皆为王。形容大地丰收。
- 万里: 万里无云。
- 云霞: 指云雾和彩霞。
- 海市: 传说中的海上城市,比喻美好的幻想。
- 扶桑: 太阳神的居所,神话中的大树,象征太阳。
- 铜柱: 古代昆仑山有铜柱十二枚作为神柱,这里代指昆仑山。
- 炎山: 昆仑山。
- 星槎: 星船,传说中有星船可以穿越银河,到达星星上。
- 织女: 天上的仙女,常被描绘为牵牛星和织女的爱情故事的象征。
- 自昔: 自古以来。
- 乘时: 抓住时机,利用机会。
- 张良: 西汉初年的著名谋士,曾帮助刘邦建立汉朝。
赏析:
这首诗以描绘南海景色为主题,展现了一幅浩瀚壮丽的画面。首联“南溟天尽水茫茫,江汉争朝百谷王”通过描绘南海无边无际的海面和长江、汉江在黎明时分争抢第一缕阳光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和感叹。颔联“万里云霞开海市,中宵日月出扶桑”则进一步扩展了这一景象,将云霞、海市蜃楼、明月和太阳并列起来,形成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颈联“未标铜柱炎山上,且泛星槎织女傍”则巧妙地运用了神话元素,将神话中的铜柱和星槎与现实中的地理景观相结合,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神秘色彩。尾联“自昔仙人功业早,乘时吾亦拟张良”则抒发了诗人自己的感慨之情,他希望自己能够像历史上的张良那样,抓住时机,成就一番伟业。整首诗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又有对未来的期待,体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