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帽羊裘好自持,六朝如梦不堪悲。
关山尚有秦时月,烟水聊歌楚客词。
莫厌天花随玉麈,何妨霜鬓老燕支。
故园芳草今消歇,却羡春风雪窖吹。
【解析】
此诗写诗人在沈阳与和尚的交往,表达了诗人对和尚的敬仰之情。
【答案】
译文:
戴着布帽,披着羊皮袄,好自为之,六朝如梦不堪悲,关山还有昔日的月色,聊歌楚客词。
注释:
①寄:写给;沈阳:地名;剩人,和尚的号。
②天花:佛家语,指佛教经文。玉麈:佛家用以拂尘的玉质工具。
③燕支:古郡名,今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部分县市,这里泛指燕地。
赏析:
首联是说,我头戴布帽,身披羊裘,好自为之,六朝如梦不堪悲。这是全篇的总领。“六朝如梦”,用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文选序》中语:“盖文章非徒纬象而识理,亦将以陶冶性灵,发映事业。”意谓六朝的荣辱兴衰,如同南柯一梦,不足悲叹。“堪悲”二字反衬出作者的旷达情怀。颈联是说,关山尚有昔日明月,烟水间可聊歌楚客词。这是对上句的具体化、形象化。“秦时月”,指秦汉时期的明月;“楚客”,代指南朝著名诗人谢脁。这两句的意思是:尽管关山依旧,但那秦汉时的明月已不复存,可以在这烟水之间歌唱楚客之词了。“聊歌楚客词”,即抒发壮怀,表现豪情。尾联是说:莫厌烦倦于天花随玉麈,何妨霜鬓染霜雪。这是对前面两句的进一步阐发和深化,点明主题。“天花”、“玉麈”都是佛教用品,这里用来比喻佛经。末联意思是:我厌恶厌世的天花随玉麈一样地飘落而去,何妨我的白发霜雪染遍两鬓。
这首诗是一首赠别之作,通过赠别和尚来表达自己对人生态度的看法。首联是说自己虽然过着清贫的生活,但是内心却是充实的,六朝的繁华富贵,不过是过眼烟云而已。颔联是说自己虽然身在关外,但是依然能够看到昔日的明月,听到楚国的歌吟。颈联是说自己虽然没有受到朝廷的重用,但是却依然能够抒发自己的壮志豪情。尾联则是说自己虽然已经年纪大了,但是仍然能够保持一颗不屈的心,不向世俗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