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中闻欸乃,泣舜有馀声。
斑竹萧萧暮,风吹无限情。

注释:在湘中听到《欸乃》曲,不禁想起舜帝的传说,他的事迹和歌声还回荡在耳边。斑竹摇曳在夕阳下,随风传来无尽的哀思。

赏析:此诗通过听觉和视觉的结合描绘了湘中的自然景色,并表达了作者对舜帝的敬仰之情。首句“湘中闻欸乃”点明了场景是湘中,即湖南省中部地区。“欸乃”是一种古老的渔歌,这里指代湘中特有的渔歌。接下来两句,“泣舜有馀声”表达了作者听到《欸乃》曲后,情不自禁地回想起舜帝的故事。舜帝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贤明帝王,他的故事一直被视为高尚的品质的象征,而舜帝的音乐和歌声也被视为一种永恒的记忆。因此,当湘中的《欸乃》曲响起时,它仿佛将舜帝的往事带入了诗人的耳际,使诗人感到既感动又惋惜。第三句“斑竹萧萧暮”则进一步描述了湘中夜晚的景象。斑竹是一种常见的植物,其竹节上常带有斑点,这种特性使得斑竹在风中摇曳时显得更加优雅。“萧萧”形容风的声音,给人一种宁静而悠扬的感觉。这里的“斑竹萧萧暮”形象地勾勒出了湘中夜晚的宁静和美丽,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落寞。最后一句“风吹无限情”则是对前面三句的总结和升华。风吹过斑竹,发出的声音仿佛承载着无尽的情感。这不仅仅是对湘中景色的描绘,更是对作者内心情感的抒发。通过这四句话的描写,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湘中独特的自然风光,还能够体会到诗人对于舜帝故事的怀念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感染力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