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笛关河夜,衣裳清露滋。
谁能见秋月,不起故山思。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吹笛关河夜,衣裳清露滋”的意思是:关山在夜晚的月光下,衣裳沾满了晶莹的露水。这两句是说,诗人在月夜吹笛时想到自己身在边地,不能像王维那样“入厨问汤饼”,而只能在边塞吹笛自娱,不禁感慨万千。“谁能见秋月,不起故山思”的意思是:有谁能够见到秋天的明月呢?我不禁想起故乡啊!这里诗人运用典故表达自己思念家乡的感情。“秋风”“月”都是常见的意象,“关河”、“衣露”也是常见的意象;“秋”字和“衣露滋”中的“露”等关键词语,都暗示着秋天。

【答案】

(1)注释:关山河野之夜,明月高照人已归。

(2)译文:关山在夜晚的月光下,衣裳沾满了晶莹的露水。谁能见到秋月呢?我不禁想起故乡啊!

赏析:这首诗以“吹笛关河夜”开头,一开篇便点明时间、地点和环境气氛。接着以“衣裳清露滋”承上启下,过渡到下文。“衣裳清露滋”一句中“清露滋”三字,既是实写,又暗含了“秋风”。“秋”字也出现在诗的第三句中。“谁能见秋月?起故山思。”最后两句,诗人把笔锋一转,由眼前的景转向内心的情,用一个反诘句表达了诗人的情怀。

此诗是写于安史之乱后,诗人流寓异乡的思乡之作。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月亮升起,洒满大地,诗人在月下吹奏着悠扬的笛曲。但是,他想到自己身在他乡,不能像王维那样“入厨问汤饼”,只能借音乐寄托自己的感情,所以感到十分惆怅。后两句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