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口横开燕子矶,崩崖千仞掠船飞。
天风忽向芦花起,白浪如山打翠微。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经过燕子矶的场景。燕子矶是长江中三峡之一,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境内,因形似燕子而得名。诗人站在江边,目睹着壮丽的景色,心中充满了赞叹。
舟出燕子矶:诗人乘坐小船从燕子矶出发。燕子矶地势险要,风景秀丽,因此成为了诗人游览的首选之地。这里的“出”字,表示离开的意思,暗示着诗人即将开始一段新的旅程。
夹口横开燕子矶,崩崖千仞掠船飞:诗中提到“夹口”,指的是长江的狭窄部分,横开在两岸之间。诗人站在江边,看到了夹口两侧峭壁耸立,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而“崩崖千仞”则形容悬崖之高,仿佛千丈之崖直插江中。诗人乘坐的小舟在这样的环境中疾驰而过,犹如穿越了一条惊涛骇浪的长河,给人一种惊险刺激的感觉。
天风忽向芦花起,白浪如山打翠微:诗中提到“天风”是指江面上吹来的清风。当风吹拂过江面时,江水波涛汹涌,掀起一片片白色的波浪。这些波浪如同一座座小山,猛烈地拍打着江岸上的绿树和青山,形成一幅美丽的画卷。这里用“翠微”来形容青山的颜色,既表现了青山的青翠之美,又增添了一份生机与活力。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燕子矶周边环境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壮丽的自然风光画面。诗人以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喻和细腻的感受,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动感和生命力的世界。同时,诗中的景物也富有诗意,使人联想到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情感表达。整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值得后人品味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