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高高廿四桥,南弦北管坐相邀。
谁能即策花骢去,不向扬州度此宵。
【注解】
梅旅:指诗人。即策花骢:骑马去,这里指骑马到扬州。
【赏析】
这首五律是一首七言律诗,全篇紧扣题目“闻歌”,抒发了在秋夜听到歌声时的感慨。前二句写景,后两句抒情,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首句“明月高高廿四桥”是起兴句,用明月高悬,照彻四方的手法来引出下面的内容。
“南弦北管坐相邀”是对前面起兴句的具体描写,点明是在中秋之夜,月亮高悬,人们欢聚一堂,欣赏着美妙的音乐。
“谁能即策花骢去”是全诗的主旨,也是全诗的关键所在。诗人以问的形式表达了自己的感情。诗人以“谁”字领起,表明自己没有机会,也没有资格与大家一起享受这美好的良宵美景。“不向扬州度此宵”则进一步说明了这一点。因为扬州是一个繁华的地方,那里有很多歌妓和乐师,如果有机会的话,他一定会前去欣赏。但在这里,他只能呆在京城里,不能前往扬州,所以只能在京城内度过这个美好的夜晚。
整首诗以问答形式表达出来,语言简洁明了,富有表现力。诗人巧妙地利用“谁”字将读者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使读者产生共鸣。同时,诗人也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自己与别人进行对比,从而更好地突出了自己内心的感受。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优美,值得我们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