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泪应竹枝歌,秋夜猿声三峡多。
况复峨嵋一片月,飞来飞去奈君何。

【注释】

诸骏男,即诸骏。蜀,今四川一带。竹枝曲是巴蜀地区的民歌,这里指代蜀地的歌乐。秋夜猿声三峡多:指在三峡地区秋天夜晚猿猴的叫声很多。峨嵋山在四川,峨眉县以产茶著名,山上有一片月牙形的高山平地,名叫“峨眉月”。飞来飞去奈君何:意思是说天上的月亮无论从哪个方向飞来,它都照不到你。

【赏析】

此诗为送别之作。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溢于言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和美好祝愿。

首句“从今泪应竹枝歌”,化用了李白的《听蜀僧濬弹琴》中“为余一挥手,如听万壑松”之语。蜀地的竹枝曲是一种民歌,这里指蜀地的歌乐。“竹枝”即“巴渝”、“俚歌”。因为蜀地地处西南,远离中原,又处在群山环抱之中,交通不便,消息不畅,所以民间流传一种悲歌,名为“竹枝”,也称为“巴渝”、“俚歌”。这种歌曲常常用男女对唱的形式出现,歌词多为情歌,反映了人们对于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次句“秋夜猿声三峡多”,运用了杜甫的诗句“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秋兴八首》)中的“一系”之意。三峡,泛指湖北宜昌以下的长江三峡地带。这里写景抒情,既写了三峡地区秋天夜晚猿猴的叫声特别多,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远行的不舍之情。

第三句“况复峨嵋一片月,飞来飞去奈君何”,化用了苏轼的《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意思。这一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把峨眉山上的月亮比作是会飞来飞去的东西,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愿景。这里的“飞来飞去”,可以理解为诗人对友人的牵挂和祝福,希望友人一路平安,能够早日回到自己身边。同时,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对友人的期望,希望友人在未来的道路上能够有所成就,能够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栋梁之材。

这首诗通过对竹枝歌、秋夜猿声、峨嵋月等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和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富有诗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