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云霏霏碧草齐,断肠春在孝陵西。
松楸折尽寒山露,无处堪容杜宇啼。
【注释】
霏霏:细密的样子。碧草齐:碧绿的草木。孝陵:明太祖朱元璋的墓寝,在南京市东郊钟山南麓。
松楸:指坟墓。寒山:冷清、萧瑟。杜甫《登楼》诗:“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杜宇,即杜鹃鸟,相传春秋时蜀国国王杜宇失国后悲啼坠江而死,其声凄厉,故又称鹃。啼:鸣叫。
【赏析】
这首诗写景抒情,借景抒情,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之情。首句“烟云霏霏碧草齐”描写了春天雨后的景色,蒙蒙细雨使万物变得朦胧,碧草连成一片,给人一种朦胧美的感觉,同时也暗示了作者的心情也有些迷茫。接着第二句“断肠春在孝陵西”,诗人用“断肠”这个词语来形容自己的心情,说明他非常思念家乡。第三句“松楸折尽寒山露”,诗人用到了“寒山露”这个意象,这里的“寒山露”既是指自然环境中的霜露,又可能寓意着家乡的寒凉和孤寂。最后一句“无处堪容杜宇啼”,诗人用到了“杜宇啼”这个意象,这里的杜宇就是杜鹃鸟,相传它因为悲伤而啼鸣,这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又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担忧和忧虑。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让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