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鸣若木海先红,一片离支夜火同。
露湿紫房晞不得,摘来天酒满杯中。
【注释】
鸡鸣若木:指早晨鸡叫时,东方的曙光如同从若木山上升起。若木山:传说中的一座山名。
海先红:形容曙光像海一样红。
露湿:指晨曦微露,珠帘半卷。紫房:指荔枝果。晞不得:指露水还未干,不能摘取。天酒:指美酒。
【赏析】
此诗描写了荔枝在黎明时的景象,以及诗人品尝荔枝的情景。
首句“鸡鸣若木海先红”是说清晨鸡啼时,东方的曙光已经染红了整片大海。这里的“若木”是指传说中的一座大山,象征着黎明前的黑暗;而“海先红”则意味着曙光的出现比大海还要早,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次句“一片离支夜火同”则是写荔枝树上的果实在夜晚被点燃的火焰映照,仿佛整个树林都在燃烧。这里的“离支”指的是荔枝,而“夜火同”则描绘了荔枝树下火光摇曳的景象。这种描写不仅形象地展示了荔枝树的美丽,也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
后两句“露湿紫房晞不得,摘来天酒满杯中”则进一步描绘了荔枝的诱人之处。首先提到“露湿紫房”,这是说荔枝果实在晨露的滋润下更加晶莹剔透,仿佛一颗颗珍珠镶嵌在翠绿的叶子之间。然而,这些荔枝还未能摘下,因为它们还处在露水中浸泡的状态。这里的“晞不得”表达了诗人对荔枝尚未成熟的无奈之情。
当荔枝终于成熟、可以被摘下时,它们又被装进了酒杯之中。这杯酒就像是来自天界的琼浆玉液,既美味又令人陶醉。这里的“天酒”既是对荔枝品质的赞美,也是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对荔枝清晨景象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同时,通过诗人对荔枝的品鉴和品尝过程,传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