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一片素馨田,来作炎洲士女妍。
多食荔支颜更好,楼船不隔碧纱烟。

【注释】

①素馨田:即香草园。

②炎洲:今广东雷州半岛一带,属热带地区。

③楼船:古代战舰,这里指代战船。

④碧纱烟:指战船上的帷幔。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在《荔枝图序》中提到:“元丰二年,予出守钱塘,有驿民老父,喜为予言:‘每岁天早时,民有遗子而与蕉叶食之者。’予惑之。后以所获者日与客饮数杯,大醉,醒而问之,皆曰:‘未触也。’乃为之解。”此诗正是用荔枝来比作“遗子”,以“荔支”暗指荔枝。诗中的“遗子”实是荔枝的别称。首句写东湖之景:“天生一片素馨田,来作炎洲士女妍”。“素馨田”即香草园,泛指东湖水边种有香草的地方。“来作炎洲士女妍”意谓东湖的水土养育了黎族女子,使她们更加俊美,如同从香草园中走出的佳丽一般。次句说:这些姑娘们多食荔枝之后,容颜更加美丽动人。第三句紧承上文,写她们的美丽不仅在于容貌,还在于她们善于驾驭战船、勇猛善战:“楼船不隔碧纱烟”。楼船即战船,这里借喻指黎族的战船。碧纱烟即指船上帷幔,这里用来比喻战争的烟雾弥漫,使人们看不清真相。这一句诗的意思是:这些美丽的姑娘们驾驶着楼船,勇敢地在战场上驰骋。

这首诗以“遗子”为题,实际上是咏物诗。它描写的是东湖之美景以及黎族人民的生活情景。首联两句总写东湖之景和其水土养育黎族姑娘之美。颔联两句则具体描写这些姑娘们美丽动人的原因。颈联两句则进一步描绘她们驾船作战的情景。全诗语言质朴自然,富有生活情趣,体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