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墩勾堡雁门西,白麦青稞出未齐。
边女尽能蒙古语,汉儿多作女真啼。

【注解】

上都:元朝的首都,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多伦县境。勾堡:指城堡。雁门:山名,在今山西省大同市东北。白麦青稞:泛指谷物。未齐:尚未成熟。边女:边地妇女。蒙古语:指北方少数民族的语言。汉儿:指汉族人。啼:哭叫。这首诗描写了元朝首都上都的景象。

【赏析】

此诗写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一年(1284),诗人任陕西行台中丞,出使上都,时值金朝灭亡后,蒙古族统治者开始在中原地区统治人民,因此有感而作。

首句“连墩勾堡雁门西”,描绘了上都的形势和地理位置。上联写都城的地势,下联写都城周围的环境,两句之间形成了一个空间上的联系,也体现了作者对大都地理环境的熟悉程度。

“白麦青稞出未齐”一句,则具体描绘了大都周围农田里丰收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农业丰收的喜悦之情。

“边女尽能蒙古语,汉儿多作女真啼”(译为“边地女子都能讲蒙古语言,汉人男子却常常发出哀鸣”),这句是说,由于元朝统治者实行民族压迫政策,使得边疆地区的人民不得不忍受异族统治的痛苦。

整首诗通过描绘上都的自然风光和社会现状,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冲突,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