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姑山过大姑来,白浪如山山欲摧。
汝畏风波不敢涉,却思飞鞚白龙堆。
【注释】
小姑山:地名。在大江中,即今江西九江市西的庐山。大姑:指大江。白浪如山:形容大江水势汹涌。山欲摧:形容水势汹涌,好像要崩塌似的。汝:你。风波:比喻政治斗争。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是一首描写大江行船的诗。诗人运用浪漫主义手法,通过写大江水波汹涌和行船者的心理活动来表达对祖国山河的赞颂。诗以“哭”起兴,“百首”为数词,“一百首”意谓共写了一百首诗,但诗中的意境、情调却是千变万化的。
前两句“小姑山过大姑来,白浪如山山欲摧”,写的是江水奔腾汹涌的情景。“小姑山”,即庐山。李白曾在此游览,并留下了著名的《望庐山瀑布》诗篇。“大姑”,即长江,李白笔下的大江,浩浩荡荡,一泻千里,其气势之大,令人震撼。“过”字,既写出诗人远望之景,又表现出诗人对这伟大江山的热爱与向往。“白浪如山山欲摧”一句,用拟人化手法,赋予江水以情感,形象地描绘了大江奔流的壮美景象。
第三句“汝畏风波不敢涉”,是说诗人自己。诗人站在船上,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江,心中充满忧虑。“汝”,指诗人自己。“风波”,比喻政治斗争。“敢”,岂敢。诗人担心在如此险恶的政治环境中无法立足,因而不敢涉足。
第四句“却思飞鞚白龙堆”,是说诗人转而想到了飞驰在黄河上,驰骋于黄土高原上的骏马。“白龙堆”,指黄河。这里,诗人把大江比作黄河,以黄河的雄浑壮观,衬托出长江的宏伟气势。诗人由眼前的大江联想到黄河,由黄河想到自己的故乡长安。长安是诗人心中的一片净土,也是他魂牵梦绕的地方。诗人渴望能像飞马一样驰骋于这片沃土,抒发内心的情怀。“飞鞚”二字,形象地写出了诗人驰骋于黄土地的心情。
这首诗是李白借咏叹大江水势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苦闷之情之作。诗人以大江为背景,通过对大江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古代诗歌中脍炙人口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