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吟松上起惊飙,蝉咽泉间似暮潮。
萧瑟不须摇落候,悲秋有客是南朝。
鹰吟松上起惊飙,蝉咽泉间似暮潮。
萧瑟不须摇落候,悲秋有客是南朝。
注释:鹰在松树上鸣叫,引起一阵狂风,蝉在泉水间鸣叫,好像傍晚的潮水声。秋天并不需要摇落树叶的季节,悲秋之情,却因客人来到而产生。
赏析:
“鹰吟松上起惊飙”,鹰鸣于松树之上,引起了一阵狂风。这一句诗描绘了一个秋天的早晨,鹰在松树上高亢地鸣叫,仿佛是在呼唤风暴来临,风也随着鹰的叫声而起,显得十分威猛。这里的“惊飙”一词,既形容了秋风的威力,又暗示了诗人心中的激动和不安。
“蝉咽泉间似暮潮”,夏天时的蝉鸣声在水面上回荡,似乎在诉说着夜晚的来临。这句诗通过对比,突出了秋天的寂静和深沉。在这里,蝉的声音和泉水的流动,都成为了秋天的象征,让人感到一种深深的孤独和寂寥。
“萧瑟不须摇落候,悲秋有客是南朝”,秋天的萧瑟并不需要等待落叶的时节,因为这里有一个悲伤的客人。这个客人来自南朝,他的到来使得秋天的萧瑟更加明显,他的悲伤也感染了周围的人们。这句诗中的“萧瑟”一词,既有秋天的景色之意,又有秋天的心境之意。这里的“摇落候”指的是树叶飘落的情景,但诗人用“不须”一词来否定它,表明他并不认为秋天一定会有落叶的景象。而“有客”一词则是指那个悲伤的客人,他的出现让秋天的气氛变得更加浓厚。总的来说,这句诗通过描述一个秋天的早晨,传达出了作者对秋天的感受和对那个悲伤客人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