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川一道从交阯,东下横槎作大滩。
帝子袈裟遗玉洞,凭君为拂藓花寒。

【注释】

横州:今广西贺县。

交阯(jū):即今天的越南北部和老挝、泰国等国。

横槎(chá):地名,在今天越南境内的红河一带。

袈裟(jiā shā):僧人所穿的宽大衣服,这里指僧衣。

玉洞:山名,位于今广西桂林东北。

藓花寒:形容山石上的苔藓,因受寒而变色,故称。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把送别的地点安排在风景优美的横州,以表示对朋友的留恋之情。全诗语言质朴,意境清新。

首句写送别之地——广西横州。清川,清澈的水流;一道,一条,形容河流的平直宽阔。从交阯东下,流到横州。“横”是广西旧时的一个地名,这里泛指广西。“横”字用得传神。

次句写送别之地的特点——“大滩”。大江大河,水流湍急,水势险恶的大滩,是诗人想象中的。“作大滩”,形象地写出了水势之汹涌澎湃、惊涛骇浪,为下文进一步写景张目。

第三句写送别之地的景色——玉洞。玉洞山在今广西桂林东北,山中岩石多呈白色,山上有洞穴多处,洞口常有白色的石头。相传洞中有白玉,故称玉洞。“帝子”是古代对帝王的尊称。“遗”是赠送的意思。袈裟遗玉洞,是说僧人将袈裟赠送给了玉洞山,表现了对佛教圣地的崇敬。

末句写送别之地的气候——霜冷。“凭君为拂藓花寒”,意思是请朋友代我拂拭山石上覆盖着的苔藓,让它免受寒冷,表现出作者对朋友的依恋之情。

这首诗的意境十分优美。首句点明地点后,第二句便描绘出一幅壮阔雄浑的画卷。三、四两句写友人将要远行,诗人依依惜别的心情跃然纸上。特别是“帝子袈裟遗玉洞”,不仅点出了地点,而且突出了人物的身份地位,更增加了诗歌的感染力。最后一句写天气寒冷,但友人即将离去,诗人希望他不要忘了自己的一片心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