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同折一枝回,丝缕因风结复开。
已苦春愁如雪乱,莫教花絮更飞来。
【注释】
越台:指浙江绍兴的禹陵。新柳:即“柳絮”。回,折柳。丝缕因风结复开:形容柳絮随风飘散又聚拢。已苦春愁如雪:春天的忧愁像雪花一样纷乱。莫教花絮更飞来:不要让飞花絮的柳絮再飞来。
【赏析】
此诗为伤春之作。诗人于春日里登越台观柳,见柳絮纷纷飘舞,便想起自己被朝廷贬谪的遭遇,于是触景生情,写下此诗。全诗用比兴手法,以柳絮喻自身,写自己的身世之悲和怀才不遇之苦。
“同心同折一枝回”二句,写柳枝的形态。柳枝细长柔韧,随风飘荡,柳絮轻盈纤巧,随风飞扬。诗人看到这情景,不禁想起自己被贬的经历。“同心”是比喻,暗含诗人与朝廷之间的矛盾。“同折”指一起遭受打击或同时受到伤害。“回”,折柳的动作,也比喻诗人对朝廷的抗争。“丝缕因风结复开”,描写了柳絮随风飘舞的状态。“结”指柳絮聚集在一起,“复开”则暗示柳絮会重新分散。这两句诗既表现了柳絮的飘逸灵动,又暗含诗人与朝廷之间矛盾的复杂性——虽然被贬,但仍心有不甘,随时准备抗争。
“已苦春愁如雪乱”一句,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苦闷。这里的“春愁”不仅指的是春天的景色让人感到忧愁,更是指诗人被贬后的心境。“如雪”形容愁绪之多、之深。诗人用春天的美景来反衬自己的孤独和痛苦,表达了他对自己处境的无奈和对前途的迷茫。
“莫教花絮更飞来”一句,诗人发出了对未来的担忧。这里的“花絮”指的是柳絮,也比喻自己的才华和抱负。诗人担心自己的才华会被埋没,抱负无法实现,因此发出警告,不要让更多的飞絮飞来干扰自己的生活。这句话既体现了诗人对现状的不满,也透露出他对未来的忧虑和不安。
这首诗通过描绘柳絮的飘飞状态,隐喻了诗人的身世之悲和怀才不遇之苦。诗人运用了比兴手法,将柳絮与自己的遭遇相联系,表达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焦虑。整首诗情感深沉而含蓄,语言简练而意蕴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咏物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