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最是木棉多,夹岸珊瑚十万柯。
又似烛龙衔十日,照人天半玉颜酡。

【注释】木棉:一种植物。西江:指广西的桂江,因桂江两岸盛产木棉而得名。珊瑚:珊瑚树枝条密集,像珊瑚一样。烛龙: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能吞吐日月,这里比喻木棉树。十日:传说太阳有十个太阳,这里借指木棉树的繁盛。玉颜酡:形容人脸微红。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用富有想象和浪漫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一幅木棉树的绚丽图景,并借此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感慨。

第一句“木棉”是题中之主,写木棉树多,为全诗定下基调。第二句紧承首句,以“夹岸珊瑚十万柯”来进一步渲染木棉之盛。诗人把木棉枝数比做千万颗珊瑚,形象地表现出木棉之多,同时暗示出其生命力的旺盛与茁壮成长。第三句“又似烛龙衔十日”,则更进一层,用烛龙吞食太阳的神话传说来形容木棉树茂盛的程度,从而烘托出木棉树的繁盛景象。

末句“照人天半玉颜酡”则是诗人想象中木棉映日的情景,也是对前两句的深化。诗人将木棉树的倒影比作天边初升的太阳,而那灿烂夺目的光辉仿佛使人们的脸庞变得绯红,从而表现了木棉树之美及其带给人们的欢愉。

这首诗语言生动活泼,富有想象力和浪漫主义色彩。诗人巧妙地运用夸张的手法,将木棉树的形象化、人格化,使其具有了人的情感和意志。同时,通过描绘木棉树的美丽与生机勃勃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唐代咏物诗的经典之作。它不仅展示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更体现了他对大自然的敬畏与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