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块鼓噫气,众窍为怒号。
予口实兴戎,纵横变离骚。
顾盻无四海,遑能媚其曹。
泰山郁嵯峨,黄河流滔滔。
丈夫无死生,万物等鸿毛。

解析与赏析

首句注释

  • “大块鼓噫气”:描述大自然的宏大力量如同鼓声一般震撼天地。
  • “众窍为怒号”:比喻自然界的力量通过各种小孔发泄出来,形成巨大的声响。

第二句注释

  • “予口实兴戎”:表示诗人因对国家有强烈的责任感而感到愤怒,想要为国家出力。
  • “纵横变离骚”:暗示诗人希望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局势,就像屈原的《离骚》那样,表达了诗人的政治抱负和理想主义。

第三句注释

  • “顾盻无四海”:意味着诗人的目光所及之处没有广阔的天地,反映出其政治视野的局限或无奈。
  • “遑能媚其曹”:表示诗人在面对现实政治的困境时,深感无力,无法满足那些权贵的欲望和要求。

第四句注释

  • “泰山郁嵯峨”:描绘了雄伟的泰山,象征国家的稳固和尊严。
  • “黄河流滔滔”:比喻历史的长河滚滚向前,暗指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演进。

第五句注释

  • “丈夫无死生”:强调生命的价值不在于生死,而是在于能够贡献于国家和社会。
  • “万物等鸿毛”:比喻即使是微小如鸿毛的存在也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表达了一种朴素而又深刻的人生观。

译文

  1. 巨大的自然力量仿佛大地在大声吼叫,所有的孔隙都充满了怒吼。
  2. 我的嘴巴被愤怒填满,想要为国家出力,却只能纵横交错地改变自己的处境,像《离骚》一样去改变。
  3. 我的目光所及之处没有广阔的天地,面对现实的无奈。
  4. 我们伟大的国家是坚固不屈的,像泰山一样巍峨;我们的江河是滚滚向前的,像黄河一样奔腾不息。
  5. 真正的男子汉不应该计较生死,因为万物都是平等的。

赏析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个人责任的认识。通过对大自然力量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社会动荡和政治不满的情绪。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比自己的处境和《离骚》中屈原的行为,突显了自己的政治抱负和理想主义精神。最后,诗人通过对比泰山和黄河的壮丽与历史长河的浩渺,传达了一种超越个人生死、追求大我价值的人生观。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充满激情、深沉且具有哲理性的爱国诗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