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耻割据,拂衣游江湖。
我为沉水香,君为博山垆。
紫烟扬光彩,丹成凌仙都。
仙都虽宴乐,苍生嗟未苏。
红旗如云霓,锦带曳芙蕖。
利剑在掌中,出入风雷驱。
萧曹刀笔吏,项羽乃匹夫。
苟能拯水火,何辞七尺躯。
王侯如敝屣,山林堪长娱。
诗句释义:
1. 英雄耻割据,拂衣游江湖。
- 注释: “英雄”指有才能或地位的人;“耻割据”表示不赞成分裂和自立为王的行为;“拂衣”意味着脱下官服,离开官场;“游江湖”形容远离尘嚣,漫游四方。
- 译文: 英雄们因为不赞成分裂国家而感到羞耻,决定摆脱官职,去江湖中游荡。
2. 我为沉水香,君为博山垆。
- 注释: “沉水香”是一种珍贵的香料,用来形容香气浓郁;“博山垆”指的是古代的一种陶制火炉,用来燃烧香料。
- 译文: 我就像沉水香一样,香气四溢;而你的博山垆则是用来燃烧香料的。
3. 紫烟扬光彩,丹成凌仙都。
- 注释: “紫烟”可能是指烟雾或紫色的光芒;“光彩”是光华或美丽的意思;“丹成”指炼丹成功;“仙都”指神仙居住的地方。
- 译文: 紫色烟云弥漫,如同光彩四射;炼丹成功,仿佛升入了仙人居住的地方。
4. 仙都虽宴乐,苍生嗟未苏。
- 注释: “仙都”是指神仙居住的地方;“宴乐”指享受娱乐;“苍生”泛指普通百姓;“嗟未苏”表示叹息没有苏醒。
- 译文: 虽然仙都享受着欢乐,但普通的百姓却依然处于苦难之中,感叹自己还没有苏醒。
5. 红旗如云霓,锦带曳芙蕖。
- 注释: “红旗”指红色的旗帜;“云霓”是云朵和彩虹的合称,常用来比喻美好的景象;“锦带”指彩色丝带;“芙蕖”是荷花的别称。
- 译文: 红色的旗帜飘扬在空中,彩色丝带像荷花一样摇曳生姿。
6. 利剑在掌中,出入风雷驱。
- 注释: “利剑”指锋利的武器;“掌中”指手中;“风雷”指自然界的现象,常用来比喻强大的力量。
- 译文: 你手中的利剑威力巨大,可以驾驭风云,驱散一切困难。
7. 萧曹刀笔吏,项羽乃匹夫。
- 注释: “萧曹”是汉代的两位丞相;“刀笔吏”指负责文书工作的官员;“项羽”是秦末汉初的著名将领;“匹夫”指普通人或普通人的身份。
- 译文: 萧何和曹参是汉代的两位丞相,掌管文书工作;而项羽则是一位普通的将领,与常人无异。
8. 苟能拯水火,何辞七尺躯。
- 注释: “拯水火”意为救苦救难;“七尺躯”指人的身躯,常用于自谦之词。
- 译文: 如果能够拯救灾难和困苦,那么有什么理由吝惜自己的生命呢?
9. 王侯如敝屣,山林堪长娱。
- 注释: “王侯”指尊贵的统治者;“弊屣”意为破旧的鞋子,比喻轻视;“山林”指自然风光优美的地方。
- 译文: 高贵的王侯就像破旧的鞋子一样被轻视,山林才是真正值得长久享乐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不同的人、物、事,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现实和个人理想的不同态度和看法。其中,诗人通过描述英雄们不赞成分裂国家的行为,以及自己追求自由和理想的情感,展现了其对正义和理想的坚守。同时,诗中的一些意象也富有深刻的寓意,如“沉水香”象征着高贵的品质,而“博山垆”则代表了燃烧的热情和斗志。整首诗语言简练明快,意境深远,既表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