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苦寒地,十月河已冰。
我从辽西来,驱马冰上行。
回望巫闾山,千里阴气凝。
明月出黑澥,苍茫照孤征。
疑兵四面来,但闻觱篥声。
行行迷失道,误入骨都营。
饥渴向妖姬,乞得驼馀羹。
马乳饮苦酸,鱼皮衣苦腥。
神龙困蝼蚁,勺水不能兴。
凤鸟失其群,见辱海东青。
因怜雪窖中,持节有子卿。
题书托飞雁,双泪如雨倾。
安得同携手,以解流离情。
【注释】
凝渡:地名,位于辽宁省辽阳市,今属鞍山市。
三岔河:地名,位于辽宁省辽阳市,今属鞍山市。
辽东:指中国东北地区。
巫闾山:即医无闾山,在辽宁省铁岭市附近。
黑澥:大海。
骨都营:古代地名。
妖姬:美艳的美女。
子卿:苏武(?~前60年),字子卿,西汉人,曾出使西域,被匈奴俘虏。
神龙困蝼蚁:比喻身处困境。
海东青:一种捕鸟工具,此处比喻受辱者。
雪窖:指严寒之地。
持节有子卿:意思是说苏武在寒冷的地方坚守节操,像苏子卿一样忠诚不屈。
飞雁:指书信。
【赏析】
《凝渡三岔河》,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一首边塞诗。此诗以“三岔河”为题,意寓作者对家乡的怀念之情。
首联“凝渡三岔河有寄”,写诗人从辽宁西部来到此地时的所见所闻,表现了当时当地的自然风光及生活状态。
颔联“回望巫闾山,千里阴气凝”,写诗人在冰上行走时回头望去,远处的巫闾山云雾缭绕,给人一种阴森恐怖的感觉。
颈联“明月出黑澥,苍茫照孤征”,进一步渲染了当时环境的寒冷和恶劣。
尾联“疑兵四面来,但闻觱篥声”,写诗人感到四周可能潜伏着敌人,听到吹觱篥的声音,更加增强了他的警惕性。
全诗通过描写诗人在三岔河的经历,表达了他对于家乡、亲人及友人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