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君四十年,汝乃谓予兄。
岂非以才故,虽少可雁行。
我愧老无闻,蹉跎徒杖乡。
于道苦不足,岂敢矜文章。
殷勤辱招致,何以酬谦光。
暇日开园林,相与浮羽觞。
袒跣攀芙荷,礼法亦已忘。
亭似华绛跌,注立池中央。
义如千叶间,特出为莲房。
君多令兄弟,靴如唐棣芳。
华萼相承覆,亲爱多嘉祥。
伯兮宰大邑,治行称循良。
叔季皆大器,磨砻成圭璋。
与父观察公,撞踵登庙廊。
君今未欲仕,散带聊清狂。
黄金得贵显,是道奚足臧。
才如汉司马,嗟彼乃赀郎。
时时幸称病,不逐诸公卿。
得与文君欢,饮酒清琴旁。
君今美辞赋,知己多鸳鸯。
毋令绿衣人,侵彼丹凤凰。
君子哀窈窕,不淫师文王。
如彼王雎鸟,和呜当春阳。
《赠佟声速》是清朝诗人屈大均的作品,创作于明末清初时期。诗中通过描绘友人的才情与德行,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相互间的敬仰。下面将逐句对这首诗进行解读:
长君四十年:这里的“长君”指的是作者的朋友佟声速,表达了对其年龄的尊重。而“四十年”则暗示了两人之间长时间的交往和友情。
汝乃谓予兄:“汝”是对佟声速的称呼,表明了作者把他当作兄长看待。而“谓予兄”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亲密无间的关系。
岂非以才故:这里使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佟声速之所以能够受到作者如此尊敬的原因,是因为他的才华出众。
虽少可雁行:用“雁行”比喻佟声速的才能,意味着他在同龄人之中也颇有建树,甚至可能超过了一些同辈。
我愧老无闻:这句话体现了作者的自我反思,他感到自己在晚年未能有所成就,感到惭愧。
蹉跎徒杖乡:表达了一种失落和无奈的情绪,作者认为自己未能在仕途上有所作为,只能空手而归。
于道苦不足:这里的“道”通常指学问或事业之道,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能力不足的感慨。
岂敢矜文章:这里的“文”,指文学或文章,表示作者不敢炫耀自己的才华。
殷勤辱招致: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厚情感,愿意接受邀请,一同享受欢聚的时光。
何以酬谦光:这里的“谦光”指的是谦逊的光辉,表达了作者对于朋友的敬意,希望能够以某种方式回报对方的好意。
暇日开园林:描述了和朋友一起在闲暇时光中开辟园林,享受自然美景。
相与浮羽觞:在这里,“舟”是古代一种饮酒用具,泛指酒杯。这句诗表达了和朋友在一起畅饮的情景。
袒跣攀芙荷:描绘了一种赤脚攀爬荷花的场景,表现了和朋友亲密无间的关系。
礼法亦已忘:表达了和朋友相处时的随性与自然,忘却了一切繁文缛节。
亭似华绛跌:这里形容亭台的建筑风格,色彩艳丽,造型优美。
注立池中央:形象地描绘了水池中的莲蓬亭立的景象,生动传神。
义如千叶间,特出为莲房:这里的“义”指莲花,比喻朋友之间的情谊深厚,如同莲花一样独特而珍贵。
君多令兄弟:表达了对朋友多子多福的祝愿,希望他们兄弟和睦,共同成长。
靴如唐棣芳:这里的“唐棣”是一种植物,常用来比喻兄弟关系。诗人用“靴如唐棣芳”来形容兄弟间的美好和谐。
华萼相承覆,亲爱多嘉祥:这里的“华萼”指的是花冠,比喻兄弟之间的互相扶持和关爱。诗人表达了对朋友之间美好关系的赞美。
伯兮宰大邑,治行称循良:这里的“伯兮”可能是对朋友的尊称,描述了一位贤能之人治理一方,政绩卓越。
叔季皆大器,磨砻成圭璋:这里的“叔季”指的是晚辈或者后辈,诗人用“磨砻成圭璋”比喻他们经过磨练,最终成为有用之才。
与父观察公,撞踵登庙廊:这里的“观察公”可能是指官员的父亲,诗人用“撞踵登庙廊”形容他们父子俩都有崇高的地位和名声。
君今未欲仕,散带聊清狂:这里的“未欲仕”指的是不愿追求仕途,而“散带聊清狂”则描绘出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态度。
黄金得贵显,是道奚足臧:这里的“黄金”比喻财富,诗人用“贵显”形容地位显赫,而“道奚足臧”则表达了对单纯追求富贵的看法。
才如汉司马,嗟彼乃赀郎:这里的“汉司马”指的是汉代的著名文学家司马迁,诗人用“嗟彼乃赀郎”来形容对方虽然拥有才华,却因为贫穷而被忽视。
时时幸称病,不逐诸公卿:这里的“时时幸称病”描述了诗人的朋友因病经常请假,不愿意跟随朝廷的大臣们四处奔波。
得与文君欢,饮酒清琴旁:这里的“文君”可能是指诗人的夫人,诗人用“饮酒清琴旁”描绘了与妻子共度宁静时光的情景。
君今美辞赋,知己多鸳鸯:这里的“美辞赋”指的是优美的辞赋作品,诗人用“知己多鸳鸯”形容朋友们如同鸳鸯般相互依偎。
毋令绿衣人,侵彼丹凤凰:这里的“绿衣人”可能是指身着绿色衣服的人,诗人用“丹凤凰”比喻自己或其他尊贵的人物。
君子哀窈窕,不淫师文王:这里的“窈窕”指美好的女子,诗人用“不淫师文王”表达了对贤德女子的赞美和敬意。
如彼王雎鸟,和呜当春阳:这里的“王雎鸟”可能是指一种鸟类,诗人用“和呜当春阳”形象地描绘了和谐相处的景象。
《赠佟声速》是一首充满深情厚谊和对友情珍视的诗歌。通过对诗中意象、词汇以及诗意的解析,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对友谊的看法。这首诗不仅仅是对个人经历的回忆,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