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人皆谓我狂生,蓬头垢面纵横行。
神龙变化愧无力,失水乃与蝼蚁争。
哀哉天下日沉浊,孟轲好辩遭凌辱。
从来君父若浮云,暮楚朝秦非反覆。
我今守道诚不详,孔雀何如牛有角。

愤歌

《愤歌》是一首表达诗人不满现实、抒发愤懑的诗作,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时人皆谓我狂生,蓬头垢面纵横行。
注释:“时人”即当时的人们,“狂生”指行为放纵、不拘小节的人。“蓬头垢面”形容头发蓬松,脸上有污垢,形象地描绘了诗人自己不修边幅的状态。“纵横行”意为四处游荡、无所顾忌。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因不被理解或遭遇不公而感到愤懑的情绪。

神龙变化愧无力,失水乃与蝼蚁争。
注释:“神龙变化”比喻能力非凡却无法施展。“愧无力”表示惭愧自己没有能力去改变现状。“失水”指的是失去了应有的地位或资源。最后一句“与蝼蚁争”意指在困境中与微不足道的小生物竞争,强调了诗人在社会底层挣扎的现实。

哀哉天下日沉浊,孟轲好辩遭凌辱。
注释:“孟轲”指的是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孟子。“好辩”表示喜欢争辩,但在这里带有贬义色彩,因为孟子曾以仁义之师自居,但最终也遭受了不公正的对待。“遭凌辱”意味着受到屈辱和伤害。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社会风气的不满和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

从来君父若浮云,暮楚朝秦非反覆。
注释:“君父”指的是君主或父亲般的人物,“暮楚朝秦”指随波逐流,没有坚定的立场或原则。“非反覆”表明不是反复无常、没有原则。这句话批判了那些只追求个人利益,不顾及国家和社会利益的统治者。诗人通过这一比喻表达了自己对政治黑暗和社会腐败的深刻批评。

我今守道诚不详,孔雀何如牛有角。
注释:“守道”意为坚守自己的信仰和道德。“不详”可能是指自己的言行不足以让人信服。“孔雀何如牛有角”用孔雀和牛来比喻,孔雀美丽却无实际用处,而牛虽然平凡却有实际价值。这句话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坚守原则和实际价值的认同,同时也隐含了对自己处境的无奈和自嘲。

赏析:
《愤歌》是一首充满悲愤情绪的诗篇,诗人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讽刺,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个人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整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自身的境遇,也映射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状况。通过对“时人”、“孟轲”等历史人物和现象的批判,诗人展现了对社会风气和权力结构的深刻洞察。这种强烈的情感和鲜明的立场,使得《愤歌》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作品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