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决鉴江灌高凉,一夕水高三丈强。西南二门白昼闭,城中城外愁汪洋。
大雨滂沱不得止,飓风吹倒牛与羊。千家号哭万家走,妇子尽同鱼在罾。
白波卷去南巴城,烟火不知何处有。蛟龙拔木山欲摧,潭中惊出雌雄雷。
狂夫欲渡不能渡,中流浪打被发回。二村已遭白牛陷,挺剑我欲为澹台,斩尽水怪无凶灾。

逐句释义与赏析:

  1. 高州大水作
  • 注释:高州,今广东省的高州市,这里指中国南方的一个城市。“作”是诗歌的开头,通常用来引出一个重大事件或景象。
  • 译文:高州的洪水泛滥成灾。
  1. 天决鉴江灌高凉,一夕水高三丈强
  • 注释:“天决”指的是天空中的暴雨如注,“决”即突破之意;“鉴江”是高州附近的一条河名;“高凉”泛指南方地区。这句描述了一场猛烈的暴雨,使得河水暴涨到三丈多高。
  • 译文:天公愤怒之下,暴雨倾泄,鉴江的水被激起,水位高涨到了三丈以上。
  1. 西南二门白昼闭,城中城外愁汪洋
  • 注释:西南二门,指的是高州的两个城门;白昼闭,意味着在白天也关闭了城门,以防洪水侵入。
  • 译文:高州的城门外两座城门在暴雨中被迫关闭,城中城外都笼罩在一片汪洋之中,人们感到绝望和恐慌。
  1. 大雨滂沱不得止,飓风吹倒牛与羊
  • 注释:大雨滂沱(形容雨势浩大)和飓风(强烈的风暴)都形容了这场自然灾害的强度。牛与羊在这里指的是牲畜,因为暴雨导致的洪水可能冲垮了它们的家。
  • 译文:尽管大雨滂沱,却无法停止,狂风暴雨将牲畜连带的牛群和羊群也吹得四散而去,家园被毁。
  1. 千家号哭万家走,妇子尽同鱼在罾
  • 注释:千家号哭、万家走描述了整个高州地区的居民因为灾难而极度悲痛和逃离的景象。“罾”是一种捕鱼工具。
  • 译文:无数人家哭泣着逃离,妇女和孩子也跟随着大流,像是鱼儿般在网中挣扎求生。
  1. 白波卷去南巴城,烟火不知何处有
  • 注释:南巴城指的是某个地名,可能是高州周边的另一个城镇或地点。白波卷去形容洪水的力量之大和迅速席卷一切。
  • 译文:汹涌的白色波涛带走了南巴城的房屋和街道,使得原本的烟火气息变得模糊不清,无处可寻。
  1. 蛟龙拔木山欲摧,潭中惊出雌雄雷
  • 注释:“蛟龙拔木”形容巨大的水柱冲击树木,仿佛蛟龙在拔起树木。“潭中”则特指一个深不见底的湖泊。“雌雄雷”指雷电交加,声音震耳欲聋。
  • 译文:巨浪击打岩石,山峰似乎都要被推翻。潭中雷电轰鸣,犹如雄壮的雷声回荡。
  1. 狂夫欲渡不能渡,中流浪打被发回
  • 注释:狂夫指那些因洪水而失去理智的人。”不能渡”表达了无法过河的无奈。”被发回”形容头发凌乱的样子。
  • 译文:有些人试图渡河,但洪水太急,无法渡过。他们在水中挣扎,最终头发散乱地返回岸边。
  1. 二村已遭白牛陷,挺剑我欲为澹台,斩尽水怪无凶灾
  • 注释:“白牛”在这里可能指的是白色的牛群或者一种比喻,象征着灾难。澹台则是古代的一位英雄人物,这里用来形容志士仁人。
  • 译文:两个村庄已经遭受洪水侵袭,村民们正勇敢地挺剑作战,决心消灭所有的水怪,以此来避免凶险。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述和强烈的对比手法展示了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以及人们在困境中不屈不挠、英勇斗争的精神。同时,它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自然力量的敬畏与应对灾害的智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