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君昔宰罗浮西,讼堂水接罗阳溪。
使君今宰罗浮东,浮碇高冈在县中。
罗山为主浮为客,罗与浮分峰四百。
使君岂亦一仙人,长与罗浮合精魄。
为政风流近若何,著书应比葛洪多。
仙方不屑言黄白,王道惟知保太和。
我别罗浮亦已久,从军欲出飞狐口。
不似浮山有所依,长与朱明为户牖。
当年著得罗浮经,欲待功成勒翠屏。
使君词赋应多载,留照山中御简亭。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九龄写给好友高博罗的。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寄赠高博罗
使君昔宰罗浮西,讼堂水接罗阳溪。 —— 过去高博罗担任罗浮县令时,讼堂之水与罗阳之溪相连。
使君今宰罗浮东,浮碇高冈在县中。 —— 现在的高博罗担任罗浮县令,他所在的浮碇山位于县城之中。
罗山为主浮为客,罗与浮分峰四百。 —— 罗山为主峰,浮山为客峰,两山相距大约四百里。
使君岂亦一仙人,长与罗浮合精魄。 —— 使君难道也是一位仙人吗?他将长久地与罗浮山融为一体,成为它的一部分。
为政风流近若何,著书应比葛洪多。 —— 当政期间他的风采如同清风徐来,著书的数量应该超过葛洪。
仙方不屑言黄白,王道惟知保太和。 —— 对于仙家之术,他并不看重黄白之说,而是知道维护国家的太平之道。
我别罗浮亦已久,从军欲出飞狐口。 —— 我离开罗浮已经很久了,现在想要跟随军队前往飞狐口。
不似浮山有所依,长与朱明为户牖。 —— 不像浮山上有依傍的地方,我将长期与朱明山作为住所。
当年著得罗浮经,欲待功成勒翠屏。 —— 当年我在罗浮山著写了一部经书,希望能够等待功成名就之后,在翠屏山上刻写自己的功德碑文。
使君词赋应多载,留照山中御简亭。 —— 希望您撰写的诗词作品能够被广泛流传,留影映照在山中的御简亭上。
这首诗以赞美高博罗的才华和政绩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友情和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同时,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对山水的热爱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