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之后有纲目,有如日月光相逐。
月光元自日光来,紫阳一日三膏沐。
地义天经总在兹,温公书法不曾知。
背秦岂合诬周赧,篡汉那堪奖魏丕。
昭烈一隅元正统,武侯六出本王师。
乱臣贼子不诛灭,黄初却在建安时。
笔削无过助凶逆,褒贬乃自行阿私。
牝鸡亦可当尊位,吕武纪年此何义。
英宗忽使考仁宗,父子可怜名实戾。
真是尼山一罪人,紫阳不出无天伦。
冠履一朝辨上下,血气自此知尊亲。
史中有经何精粹,素王宗子真无坠。
此书君乃肯相贻,诵读自今忘夜寐。
年来辞赋已无心,早岁春秋元有志。
书法只今在草野,一部成仁吾史记。
上师尼父下紫阳,空名不敢遗天王。
天留一岛作华夏,茫茫海外长相望。

解析

诗句解释

  1. 季伟公赠我朱子纲目诗以答之: 季伟公赠送给我朱子的《纲目》诗,用来回答我的回应。
  2. 春秋之后有纲目,有如日月光相逐: 比喻《纲目》如同日月光芒相互追随。
  3. 月光元自日光来,紫阳一日三膏沐: 暗示朱子(朱熹)的学识和道德如同太阳一样,每天需要三次沐浴(指阅读、思考、实践)。
  4. 地义天经总在兹,温公书法不曾知: 强调地(地理知识)、天(天文知识和自然规律)的法则和经书都在其中,而像温公(范仲淹)这样的书法家对此却无知。
  5. 背秦岂合诬周赧,篡汉那堪奖魏丕: 指出背叛秦国的人难道可以欺骗周朝的赧王,篡夺汉朝的人又怎能得到魏文帝的赞誉?
  6. 昭烈一隅元正统,武侯六出本王师: 昭烈帝刘备虽然处于弱势,但仍旧保持正统;诸葛亮六次北伐是作为王者之师。
  7. 乱臣贼子不诛灭,黄初却在建安时: 指出乱世中不杀乱臣贼子,反而称赞建安年间的英雄人物。
  8. 笔削无过助凶逆,褒贬乃自行阿私: 认为史书的书写不应帮助邪恶势力,而褒贬应该基于事实。
  9. 牝鸡亦可当尊位,吕武纪年此何义: 提出即使是母鸡也可以成为尊贵的象征,吕后称帝的原因是什么?
  10. 英宗忽使考仁宗,父子可怜名实戾: 英宗突然让考察仁宗皇帝的行为,父子俩的处境令人同情。
  11. 真是尼山一罪人,紫阳不出无天伦: 认为朱子是尼山(孔子居住的地方)的罪人,如果朱子不出来,就没有父子关系。
  12. 冠履一朝辨上下,血气自此知尊亲: 通过区分冠与履(古代的礼帽与鞋子),明白了血缘关系的重要性。
  13. 史中有经何精粹,素王宗子真无坠: 认为历史中有经典的精华,而朱子作为素王(古代对贤者的尊称)的后代,其学问不会衰落。
  14. 此书君乃肯相贻,诵读自今忘夜寐: 感谢朱子将《纲目》传给我,从那时起我开始熬夜学习,不再感到疲倦。
  15. 年来辞赋已无心,早岁春秋元有志: 由于这些年忙于辞赋创作,我对春秋时期的历史已经没有太多关注。
  16. 书法只今在草野,一部成仁吾史记: 现在的书法作品主要流传于民间,而我记录了这些历史,成为了一部关于仁义的史记。
  17. 上师尼父下紫阳,空名不敢遗天王: 我将朱子的教诲作为榜样,不敢忘记。
  18. 天留一岛作华夏,茫茫海外长相望: 上天保留一个岛屿为华夏,我们在海外也能远远望去。

译文

朱子为我解答了《纲目》的问题,他的学识深厚,如日月之光相随。他的学问和道德如同太阳一样耀眼,每日需三次沐浴。他教导我们地、天之道,也教导我们书法和道德。他反对背弃秦国,赞扬魏文帝的功绩。他的学问深远,被尊为素王,他的著作至今仍然影响深远。他的教诲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不敢忘记。上天留下了一个岛屿为我们守护,让我们在遥远的海外也能仰望星空。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朱子《纲目》的解读和赞美,表达了作者对其深厚的敬仰之情。诗人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展示了朱子的伟大和崇高,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历史的热爱和追求。整首诗情感真挚,寓意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咏史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