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作天门夹大江,君边苍翠湿秋窗。
西梁烟接东梁雨,看杀芙蓉第一双。
兰桡曾系君杨柳,莺向春人催饮酒。
沿月频过采石矶,乘潮直出鲇鱼口。
江北烟花是历阳,君归为乐正多方。
谢公陶写凭金管,太白风流在玉觞。
养寿岂须紫芝草,忘情自令朱颜好。
文章已可得长生,况有醉乡纵怀抱。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作品,写吴少参归历阳的情景。
第一句“天作天门夹大江”,描写了江面宽阔、水势湍急的景色。天门山横跨江上,仿佛一道天然的门,把长江一分为二。第二句“君边苍翠湿秋窗”,描绘了吴少参归来时的景色。窗外的树木郁郁葱葱,秋天的阳光透过树叶洒在窗户上,显得格外清新。第三句“西梁烟接东梁雨”和第四句“看杀芙蓉第一双”,进一步描绘了吴少参归家时的景象。西梁楼和东梁楼之间,烟雾缭绕,雨丝纷飞。而那盛开的荷花,更是让人目不暇接。第五句“兰桡曾系君杨柳”,描述了吴少参归来时的场景。他的船儿停靠在杨柳树下,仿佛是大自然为他在等待一般。第六句“莺向春人催饮酒”则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时光。春风送暖,莺鸟啼鸣,人们欢聚一堂,共饮美酒,享受着生活的美好。第七句“沿月频过采石矶,乘潮直出鲇鱼口”则描绘了吴少参归家的路线。沿着月光,他频繁地经过采石矶;乘着潮水,他直接驶出了鲇鱼口。这两句诗展现了吴少参归家时的速度之快以及沿途的风景之美。第八句“江北烟花是历阳,君归为乐正多方。”则表达了诗人对吴少参归来的喜悦之情。江北的烟花之地就是历阳,而吴少参的归来无疑是给这个地方带来了欢乐。第九句“谢公陶写凭金管,太白风流在玉觞”则通过引用谢灵运和李白的典故来赞美吴少参。谢灵运曾经用金管来创作诗歌,而李白则以玉杯饮酒,都显示出他们的才情和风采。第十句“养寿岂须紫芝草,忘情自令朱颜好。”最后两句则是表达了诗人对吴少参的期望:希望他能保持健康长寿,同时忘却世事的繁华,让红颜常驻。整首诗通过对吴少参归家的描写,展现了他的才情和风采,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