苎萝村中祠西子,苍梧城外祠绿珠。
湔裙一派美施水,得似双角井泉无。
子胥鸱夷浮江水,夷光乃亦浮五湖。
亡吴之罪亦足蔽,与诛妲己皆良图。
可惜吴亡不自死,下同紫玉在黄垆。
夫差得尔一相殉,魂魄至今娱姑苏。

诗的原文是“苎萝村中祠西子,苍梧城外祠绿珠”这两句,出自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的《题西子祠》。屈大均在这首诗中,通过描绘两位古代美女——西施和绿珠的祠庙,表达了对这两位绝世佳人无尽的怀念。

屈大均(1630-1696),原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的诗人、学者。他一生经历了明末战乱和社会动荡的时期,但始终不改其志,以诗文抒发自己的忧国忧民情怀。屈大均的诗歌作品广泛涉猎历史、哲学、政治等多个领域,其中《题西子祠》便是他这一文学创作风格的体现。

在这首诗中,“苎萝村中祠西子”一句,描绘了西施祠位于一个名为苎萝的小村落之中。苎萝村地处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是西施的故乡,因此这里的西施祠自然成为了一处极具象征意义的地方。这里的“祠”,指的是供奉神灵或英雄豪杰的建筑物,而在这里供奉的则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美女——西施。西施,作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她的美丽传说和传奇故事流传千古,使得苎萝村及其周边地区成为人们向往的文化圣地。

“苍梧城外祠绿珠”一句,则是指另一处与西施并列的历史名媛绿珠的祠庙。绿珠,又称玉环、绿华等,是春秋时期越国的一位美女,因其美貌和忠诚的故事被后人传颂。她的祠堂通常设立在远离尘嚣的城外之地,如苍梧之野,以此表达人们对她的怀念与敬仰。

这两处祠庙的设立,不仅体现了古人崇拜美丽与美德的传统观念,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女性美的追求和推崇。通过这些祠庙的存在,人们可以窥见古代社会的审美观和文化价值观。同时,这也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让人们能够通过这些古老的建筑和碑刻,去感受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深远。

在屈大均的这首诗里,通过对这两处祠庙的描述,不仅展示了他对这两位古代美女的深切怀念,更通过这些祠庙反映出古代社会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信仰。这种文化传承与尊重,至今仍能引起人们对历史的兴趣和思考。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同样值得深入探讨。明末清初是一个社会动荡、民族矛盾尖锐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诗人开始反思历史,关注现实,试图通过文学来抒发内心的感慨和对社会现实的担忧。屈大均也不例外,他的许多作品都反映了他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注以及对个人理想和信念的追求。

《题西子祠》不仅仅是一首诗歌,它更是一段历史的缩影,一个时代的见证。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窥见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个人情感,感受到诗人心中对于美好、对于忠诚、对于爱情的无尽追求和执着。

这首诗不仅是对两位古代美女的赞美和怀念,更是对那个时代文化的深刻反映和传承。它让我们得以穿越时间的隧道,去感受古人的情感世界,去理解历史的深度和文化的力量。通过这样的文学创作,屈大均不仅表达了自己的艺术追求,更传递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文化价值和精神追求。}
诗句译文:在苎萝村中纪念着西施的美丽传说;在那苍茫的梧城郊外,绿珠的雕像依旧熠熠生辉。
关键词释义:

  1. 苎萝村:位于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的一个历史文化名胜区,相传是西施的家乡。
  2. 西子:古代美女西施的雅称,因她在吴国的倾国倾城之貌而著称。
  3. 苍梧:地名,此处借指吴国,因为西施曾在此浣纱而得名。
  4. 绿珠:古琴名,亦用以代指西施。
  5. 祠庙:供奉神灵或英雄豪杰的建筑物,这里指的是纪念西施和绿珠的祠庙。
  6. 苎萝山南麓:指西施居住和工作的地方——苎萝山下的浣纱之处。
  7. 范蠡: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谋略家,他曾协助西施完成卧薪尝胆的复仇计划。
  8. 浣纱:西施在苎萝山浣纱的典故,象征着她的智慧和美丽。
  9. 紫玉黄垆:古代传说中的神祇,常与西施和范蠡的故事联系在一起。
  10. 夫差:吴王夫差的典故源自《史记·吴太伯世家》,讲述了夫差为了报仇而自尽的情景。
  11. 下同紫玉在黄垆:意指夫差虽死犹在,但其忠诚与悲伤仍深植于黄土之下。
  12. 吴国亡之罪:指夫差由于未能正确处理国事,导致吴国灭亡。
  13. 诛妲己:周幽王宠信妖艳女子妲己,最终导致国家覆灭的典故。
  14. 吴楚七雄:泛指战国时期的楚国等七国,吴国在其中占据重要位置。
  15. 双角井:传说中的吴国宝地,西施和范蠡曾于此相遇并共饮。
  16. 美施水:指西施浣纱时使用的美水源,象征着她的纯净和高雅。
  17. 双角井:又一传说中的地点,与吴国相关且具有特殊意义。
  18. 美施水:再次提到西施浣纱的水井,强调其与西施紧密的联系。
  19. 得善水:意为获取了如同双角井一样的好水源,暗示获得智慧或力量的象征。
  20. 双角井、美施水:反复提及同一地点,突出它们在西施传说中的核心地位。
    赏析与背景:
    这首《题西子祠》不仅记录了一个古代美丽的传说,还反映了作者对于历史事件和文化传统的深刻理解与思考。诗中通过对比两个不同的地点(苎萝和苍梧)上的西施与绿珠祠,巧妙地展现了两位古代美女的辉煌与悲剧性结局。

从诗作本身来看,诗人采用了对比和夸张的手法来增强文本的表现力。例如,“苎萝村中祠西子”一句中的“祠”字,不仅指物理上的建筑,还蕴含了对这些美丽传说的尊重和纪念。另一方面,“苍梧城外祠绿珠”中的“祠”字则进一步扩展了这一概念,使其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让读者能够跨越时间的限制,直接与这些历史人物对话。

这首诗不仅美化了古代女性的典范形象,还深刻地表达了对于权力、背叛和文化传统的反思。通过这些复杂的主题,诗人屈大均成功地将个人的情感体验与更广泛的文化和政治议题相结合,从而赋予了这首诗更高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