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草青晖颜已徂,慈帏隐恨毁形躯。
寝苫马鬣长秋思,席茨猿肠沧夜乌。
供蔬音容无觅处,感风泉壤亦怜孤。
颍封纯孝才千古,何用当年访董狐。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的能力。

①“寸草青晖颜已徂”,意思是说,这一片寸高的草啊,已经把孝子的脸遮住,他已经去世了。徂,通”殂”。②“慈帏隐恨毁形躯”,意思是说,他的母亲在悲痛的帘帏中,暗暗地伤心,她恨儿子被毁损了身躯。帏,帘帏;毁,毁坏。③“寝苫马鬣长秋思”,意思是说他的儿子卧在马槽上(即马褥),长久地思念着他。苫,竹席或茅草编成的床席;马鬣,即“马鬣石”,一种供骑坐的石头。④“席茨猿肠沧夜乌”,意思是说,他的遗体就放置在席子的上面,像猿猴一样的肠子在夜晚的寒风中飘荡着。⑤“供蔬音容无觅处”,意思是说他生前所供奉的食物和容貌已经找不到了;⑥“感风泉壤亦怜孤”,意思是说,他的精神感动了风雨,使泉水都感到哀伤,就连那荒凉的土地也怜悯这位孤独的人。⑦“颍封纯孝才千古”,意思是说,颍州封地的孝子,他的德行和才能将永远被世人传颂。⑧“何用当年访董狐”,意思是说,我们当年又何必去追究当年那个没有公正的董狐呢?董狐:春秋时晋国太傅,为纠正赵盾弑君之罪,冒死直书史实,后为赵盾所杀,晋国为之立祠祭祀。

赏析:这是一首咏陈孝子庐墓之诗。此诗是诗人追悼一位忠良孝子而写的,其主旨是表彰其纯孝的品性。

全诗八句,每句五字,平仄相间,韵律协调。前四句写陈孝子庐墓之状貌及孝心。首二句点出“庐墓”二字,接着以“寸草青青”总括孝子生前事,言其虽已逝而“颜已徂”,但孝子之名仍留于人们心中。次二句则写孝子遗爱。“慈帏”指母亲,“隐恨”谓其内心有恨,“毁形躯”谓其因不忍见孝子被毁而悲痛欲绝。“寝苫马鬣”三句,承上文而言,言陈孝子之丧,其母深悲,以致寝食不安。“枕席”、“刍豢”皆指孝子的遗物,“马鬣石”乃古人用以殉葬的石器,“寝苫”即卧于马鬣之上。此言丧礼之隆重与悲哀之凄切。“寝苫马鬣”以下数句又写陈孝子之遗爱。其遗物犹存人间,使人触景生情,更增哀伤。末二句则写陈孝子之影响。言其精神感人,能使风云为之变色,使山川草木为之悲伤。最后两句点题,表明诗人对陈孝子的赞颂之情。诗人以颍州封地的陈孝子为例来说明其品德与才能之高超,并以此激励世人要学习他那种忠于国家、热爱人民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精神。

全诗语言朴实,感情真挚,结构严谨,层次井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