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纱白葛暮春前,何处烟霞得辋川。
清水人家看入画,罗浮客子笑当筵。
名花恰对平生眼,怪石真成小洞天。
萧管莫催山阁雨,清樽红烛愧留连。

【解析】

这是一首七绝,全诗写景抒情,意境优美,富有画意。

首联“乌纱白葛暮春前”,点出时间是春天,地点是平湖沈楷炼二秀才的宅第,用“乌纱”和“白葛”写出了主人的身份地位,“暮舂”则点出季节。“何处烟霞得辋川”,辋川是指王维的别墅,诗人以辋川为参照物,表明自己对辋川的向往。颔联“清水人家看入画,罗浮客子笑当筵”,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画面:在水清如镜的小屋里,人们欣赏着美景;而在罗浮山中,客人也笑着饮酒作乐。颈联“名花恰对平生眼,怪石真成小洞天”,意思是名花正好映衬着自己一生的眼目,奇形怪状的岩石竟然构成了一个小天地。尾联“萧管莫催山阁雨,清樽红烛愧留连”,意思是不要让萧管声声催雨,让红烛照亮我的醉意。

【答案】

译文:

戴着乌纱帽身穿白葛衣,春天来临之际我来到平湖,谁家水榭的景色能比得上辋川?

清水人家宛如画里,罗浮的客人开怀畅饮,我也笑个不停。

名花正对着我的眼睛,奇石竟成了小洞天。

别让萧管之声催促山间风雨,我愿与红烛相伴直到夜深。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游览平湖沈楷炼二秀才宅时的情景。首句“乌纱白葛暮春前”就点明了时间、地点和身份。颔联“清水人家看入画,罗浮客子笑当筵”写景,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画面:清澈的水面上,有一座座精致的水榭,水榭里住着一位位文人雅士;而在这山青水秀的环境中,又有一群群游客在欢聚畅饮,他们或歌或舞,兴致盎然。这两句写尽了江南水乡的风情万种,同时也暗示出了作者对这样的生活的憧憬和向往。颈联“名花恰对平生眼,怪石真成小洞天”写赏心悦目的景致,抒发了作者的感慨:眼前名花正好映衬着自己一生的眼目,奇形怪状的岩石竟然构成了一个小天地。尾联“萧管莫催山阁雨,清樽红烛愧留连”写惜别之情,表达了作者留恋不舍的心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