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光已烛海东头,草露凝珠泾未收。
翠展晴峦千卷画,凉催孤雁一声秋。
肩舆忽忽穿林杪,诗思腾腾逐涧流。
山水八闽端有债,他年空作梦中游。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度紫溪岭》。下面逐句进行注释和赏析:
- 度紫溪岭:通过紫溪岭。
- 虹光已烛海东头:彩虹的光已经照亮了东海的东面。
- 草露凝珠泾未收:草地上的露水像珍珠一样晶莹,还未被收集起来。
- 翠展晴峦千卷画:翠绿的山峦在晴朗的天空下展开,就像是一幅千卷画卷。
- 凉催孤雁一声秋:凉爽的天气催促着孤独的鸿雁发出了一声秋天的声音。
- 肩舆忽忽穿林杪:乘坐着轻便的轿子快速地穿过树林的顶端。
- 诗思腾腾逐涧流:诗歌的思绪随着溪水流走,不断涌现。
- 山水八闽端有债:这山水之间有着无法偿还的债务(指作者对故乡的深深眷念)。
- 他年空作梦中游:他年只能在梦中再游览这片山水了。
译文:
彩虹之光已照亮东海之东,草地上的露水如同珍珠般晶莹未落。
翠绿的山峦铺陈在晴朗的天空之下,宛如一幅连绵不绝的画卷。
凉爽的风声催促着孤雁发出了秋天的哀鸣,声音悠长而凄切。
轻快的车舆快速穿梭在林梢之上,仿佛是在追逐着流动的泉水。
诗人的思绪随着溪水流淌,不断地涌现。
这里的山水之间似乎有一种无形的债务,让人无法轻易离开。
他年只能在这梦中继续追寻这份美景。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相结合的诗。诗人通过观察自然中的景色变化,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对故乡的思念。
首句“虹光已烛海东头”,以彩虹之光照耀大海东边的景象,展现了一种壮丽而神奇的自然景观。接着,“草露凝珠泾未收”描绘了早晨草地上露水的清新与美丽,以及大自然的宁静和和谐。
第二联“翠展晴峦千卷画,凉催孤雁一声秋”,则是通过对翠绿山峦和孤雁的细致刻画,传达出一种深秋时节的寂寥和凄凉之感。这种情感的表达,不仅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感受,也使得整首诗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
第三联“肩舆忽忽穿林杪”,描绘了诗人乘坐轻便车舆在树林顶端穿行的情景,给人一种轻松自在的感觉。然而,接下来的“诗思腾腾逐涧流”则透露出诗人心中难以平息的诗意与情感波涛。
尾联“山水八闽端有债,他年空作梦中游”,表达了诗人对于家乡山水深深的留恋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憧憬。整首诗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索,体现了李商隐诗歌的独特风格和深邃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