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传岭海净妖氛,搔首西风哭暮云。
二十年来心共照,三千里外讣初闻。
君明大义曾期我,我有狂言亦嘱君。
掩抑乌台他日意,几时和泪滴孤坟。
昔暮长风送客悲,满庭飞霰杂忧疑。
谁催侍御归长夜,欲叫苍天一问之。
译文:
昨夜的风中带着悲伤,庭院中飘落的雪花带来了忧虑和疑惑。是谁催促你回到那漫长的夜晚?我想大声质问苍天。
赏析:
这首诗是明朝诗人林光的作品《侍御袁德纯挽三首》中的第二篇。诗中描绘了一幅深秋景象,落叶纷飞,寒风凛冽,象征着岁月流逝和生命的无常。诗人用“满庭飞霰”和“愁疑”来形容这种寒冷与忧愁交织的氛围,表达了对逝者的深深思念和不舍之情。
诗的前两句“昨暮长风送客悲,满庭飞霰杂忧疑。”以“昨暮长风”起兴,勾勒出一幅秋风瑟瑟的画面,传达出一种深深的哀愁和离别的忧伤。接着,“满庭飞霰杂忧疑”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情感,雪花纷飞,如同心中无尽的思绪和担忧。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更通过“飞霰”这一意象,暗示了内心的动荡和不安。
“谁催侍御归长夜,欲叫苍天一问之。”这句诗则转向了对逝者的追忆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诗人通过“谁催”这一反问,表达了对逝者未能及时告别的遗憾和对命运无常的感叹。同时,“欲叫苍天一问之”也体现了诗人对生命价值的追问和对逝去的亲人深深的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反思。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优美的艺术表现力,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