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信步亦何疑,宜止宜行各有时。
尘俗随流皆下策,天君能主即严师。
千年自合留双眼,一敬端堪破万私。
但得手中龙剑在,何愁光焰少人知。
【注释】
出门信步亦何疑,宜止宜行各有时:出门散步也毫无疑虑,该停止时停止,该前行时前行。
尘俗随流皆下策,天君能主即严师:世俗的纷扰是下策,只要能够主宰自己,就是严师。
千年自合留双眼,一敬端堪破万私:一生下来就应该用双眼去看世界,对一切事物都要有恭敬之心,这样才能真正看清世间的一切。一敬指对待万物的尊重,端指端正、不偏斜,破指看穿、理解,万私是指一切私心杂念。
但得手中龙剑在,何愁光焰少人知:只要能掌握手中的龙剑,就不必担心没有知己了。
【赏析】
《将别严州留别诸友二首》是北宋大文学家苏轼的作品。诗中以洒脱豪放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以及与诸友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这首诗充分体现了苏轼诗歌的特点——清新自然,意境深远。
诗的开头两句“出门信步亦何疑,宜止宜行各有时”,表达了诗人面对人生路上的坎坷和选择时,能够从容应对、自信满满的态度。这里的“信步”指的是随意漫步,而“宜止宜行各有时”则是说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决定何时停下脚步或迈开步伐。这种态度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我的坚定信心。
接下来的两句“尘俗随流皆下策,天君能主即严师”,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理解。这里的“尘俗随流”指的是随波逐流、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而“天君能主”则是指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判断能力的人。诗人认为只有那些能够主宰自己命运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而那些只会随波逐流的人则是一种失败的表现。
接下来的两句“千年自合留双眼,一敬端堪破万私”,则是诗人对自己人生的总结和反思。这里所说的“千年”指的是漫长岁月,而“一敬”则是指对世界的敬畏和尊敬。诗人认为只有保持对世界的敬畏和尊敬,才能看清世间的一切,不被各种私欲所迷惑。
最后两句“但得手中龙剑在,何愁光焰少人知”则是诗人对未来的展望和自信的表达。这里的“手中龙剑”比喻着诗人自己的才华和智慧,而“光焰少人知”则是说自己虽然才华横溢,却可能不为世人所知。然而,诗人并不担心这一点,因为他知道只要自己手中拥有一把“龙剑”,就能照亮自己的人生道路,并得到众多知己的支持和帮助。
整首诗通过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和对友情的真诚表达,展现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才华与智慧的重视以及对知己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