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山高崔嵬,浙水清缭绕。
廓然霁风霆,孤月生夜照。
【注释】
邓林芳:指诗人自号。邓林芳意八首:即《邓林芳意》八首诗。邓侍御:指唐玄宗开元年间的贤相张九龄。涿鹿:地名,在今河北省。钟灵:形容山川灵秀。
【赏析】
此为一首五言律诗,共四联。首联点题,写浙山和浙水的景致;次联写风霆霁后,月光照空,景色清丽;三联写月照山巅,山巅有孤月,月光映照,更显山之高耸;末联写夜深人静之时,月色皎洁,山峦如画,意境深远。全诗以咏赞自然山水为主,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邓林芳意八首,是为邓侍御张九龄所作,其中“廓然霁风霆”一句尤为著名。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天刚放晴,风雷交加,但很快便云开雾散,风平浪静。诗人通过这一句,表达了对张九龄的崇敬之情。因为张九龄曾辅佐唐玄宗治理国家,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被后人誉为贤相。而诗人则将张九龄比作“廓然霁风霆”,意为张九龄就像天空中的风雷一样,能够扫清一切障碍,为国家带来清明的政治环境。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浙山巍峨高耸入云,浙水清澈蜿蜒流淌。
雨过天晴之后,风雷消散于天际。
孤月升起照亮了夜晚,山巅上的月亮格外明亮。
赏析:
《邓林芳意八首》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作品之一。此诗是张九龄为纪念他的恩师邓林芳所作的七律组诗。诗中描绘了浙山、浙水以及夜幕降临时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恩师的怀念之情。
诗人开篇就点明了主题,即浙山和浙水。他通过对这两大自然景观的描绘,为整个诗篇定下了基调。浙山巍峨高耸,浙水清澈蜿蜒,这两句不仅形象地描绘出了浙山和浙水的风貌,也为接下来的描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诗人转向了对夜幕降临时的景象进行描绘。他描述了雨过天晴之后,风雷消散于天际的场景。这一景象虽然短暂,但却给人以震撼和感动。诗人通过这一描写,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也表达了他对恩师的深深思念之情。
诗人转向了对孤月升起时景象的描绘。他描绘了山巅上明亮的月亮,这一景象更加增添了夜幕下的神秘色彩。诗人通过对这一景象的描述,表达了他对恩师的深切怀念之情。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展示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和诗人的情感世界。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也表达了他对恩师的思念之情。这是一首充满诗意和深情的诗歌,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