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挂蒲帆,推蓬聊骋望。
扶胥日模糊,虎门波浩荡。
归渔趁回流,急桨荡清漾。
团团立嘉树,点点罗远嶂。
对之若为情,颓然顺昭旷。
鸢鱼有真性,天地俦为量。
【注释】
扶胥:今广东新会县西南。苏东坡曾游此,有诗《题西坡》。蒲帆:用蒲篾编成的船帆。
荡漾:水面波动的样子。
嘉树:指松柏等常绿树木。
颓然:怅惘的样子。
俦:伴侣。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在海南儋州时所作,借景抒情,以景写情。全诗写景、写事、写物、议论、抒情融为一体,语言自然质朴,意境开阔,富有哲理。首联“东风挂蒲帆”,描绘了一幅风和日丽的海上行舟图;颔联“扶胥日模糊”写天光水色,浑然一体,渲染了旷远空阔的氛围;颈联“归渔趁回流,急桨荡清漾”描绘了渔民归途的欢快景象,生动活泼;尾联“鸢鱼有真性,天地俦为量”则抒发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之情。
本诗前二句写景,后二句抒情。作者在海南岛的儋州,面对茫茫大海和浩瀚南海,心情十分舒畅。他想到自己虽然身处蛮荒之地,但仍能像古人一样乘舟遨游四海,感到无限欣慰。因此,他放开心胸,尽情地享受着这美好的时光。然而,当他看到归乡的渔船在波涛中顺流而下,又想起自己远离家乡,不能回去与亲人团聚,不禁产生了一种失落感。于是他想到了庄子所说的“吾丧我”,即忘掉自我,追求精神的自由。这种精神的自由与大自然的浩渺无垠相比,更显得渺小和微不足道。所以,他发出了“颓然顺昭旷”的感慨。
从整首诗来看,作者是在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中,抒发了自己的感情。他既感叹大自然的壮丽,也表达了自己对自由的渴望。这种表达方式,既有诗意,也有哲理,给人以深刻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