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何时开,巧抱两山嘴。
腾腾斗远蛇,簇簇饮封豕。
潮流自吞吐,寒石敦齿齿。
春风扇阳和,物色堪顾指。
深绛垂木棉,轻雪点郁李。
童松递远绿,细露绕香芷。
游子正西归,夕阳来照水。
濯缨歇馀韵,白云看四起。
石门
石门何时开,巧抱两山嘴。
“石门”是这首诗的题目,也是作者在游览中所见的一处景观。题目中的“石门”是指石门山,位于江西九江市南,为庐山七十二峰之一。诗人在诗的前四句中描绘了石门山的景色:“石门何时开?巧抱两山嘴。”这里的“石门”指的是庐山的一个景点,即石门洞。据传,这个山洞是在古代一个名叫王灵官的人凿开的,所以也叫王灵官洞。诗人在这里运用了夸张手法,将石门山比喻成一个怀抱双山的精灵,形象地描绘了石门山的雄伟壮观。
“腾腾斗远蛇”,形容石门山的险峻和奇特,如同一条盘踞在远处的巨蛇。
“簇簇饮封豕”,描绘了山间云雾缭绕的景象,仿佛一群野猪正在享用着美味。
“潮流自吞吐,寒石敦齿齿。”这两句诗表达了石门山地势险要,水流奔腾不息的壮丽景象。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春风扇阳和,物色堪顾指。”春天的阳光温暖和煦,万物复苏,景色宜人,令人陶醉。
“深绛垂木棉,轻雪点郁李。”这里描绘了春天里木棉树和郁李花开的景象,色彩斑斓,美丽动人。
“童松递远绿,细露绕香芷。”远处的童山松林翠绿欲滴,细雨蒙蒙,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清香。
“游子正西归,夕阳来照水。”诗人感叹自己像一位游子般在西归途中,夕阳西下,映照在水面上,美不胜收。
“濯缨歇馀韵,白云看四起。”这里描绘了诗人在石门游玩时的情景,他洗去衣帽上的尘埃,欣赏着周围美丽的风景,白云在天空中飘荡,宛如一幅动人的画面。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山水诗,通过对石门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领悟,如人生如戏、世事难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