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曾记金陵游,衣冠文物称神州。千年王气凝钟阜,万里襟带长江流。
东梁西梁辟门户,三山驱逐江天浮。龙蟠虎踞没天险,中原形胜那能俦。
大明神祖扫区宇,江淮百万驱貔貅。西望鄱阳东震泽,群雄接戟咸殍囚。
百年宇内混腥秽,天戈一洗无停留。攘夷绥夏功莫比,普天率土同歌讴。
遂开明堂宅斯胜,巍巍大业过商周。金银宫阙插星汉,祥云瑞霭深龙楼。
宫墙绕护松百尺,屈铁偃仰蟠蛟虬。琉璃闪烁争台殿,凤阙掩映罗罳罦。
南都岂止天一柱,储养俊乂资旁求。词官典领在桂籍,鹿鸣三载歌呦呦。
蓝袍济楚谁氏子,手持仙桂欢遨游。酒酣欲过石桥去,马蹄踏碎台城秋。
少年我亦狂如此,至今语亦犹含羞。是谁好事貌此幅,操笔欲语倦还休。
六朝文物今何在,俯仰不觉生闲愁。乌衣巷口白鹭洲,古来文士添语柄,长江滚滚风飕飕。
【注释】
金陵:指南京,古称金陵。
衣冠文物:指朝廷的礼仪制度和文物制度。
钟阜:即钟山,在今南京市东北。
东梁西梁:指建康的东、西二门。
辟门户:开辟城门。
三山:即三江口的金山、焦山、北固山。
龙蟠虎踞:形容地势险要。
江淮:指长江和淮河一带地区。
大明神祖:即明太祖。
区宇:天下。
貔貅:传说中一种猛兽,比喻勇猛的军队。
鄱阳:县名,治所在今江西鄱阳。
震泽:水名,流经今江苏宜兴、无锡等地。
混腥秽:指战乱时期。
天戈一洗无停留:指朱元璋率军征战,所向披靡,一路胜利。
攘夷绥夏:指安定边疆,使人民安居乐业。
普天率土:普天之下,天下百姓。
开明堂宅:建立明堂,安置帝王宗庙。
巍巍:高大雄伟的样子。
过商周:超过商朝和周朝的功业。
金银宫阙:指华丽的宫殿。
祥云瑞霭:指吉祥的云雾。
松百尺:指高耸入云的大松树。
屈铁偃仰:像屈曲的铁一样,上仰下俯。
凤阙掩映罗罳罦:指皇宫的华丽装饰。凤阙是皇宫前的正门,掩映罗罳罦指宫殿内外的装饰。
南都:指南京或南宋的都城。
储养俊乂:储备人才,养育俊杰。
词官典领:主持政事的官员。桂籍:指科举考试中的状元。
鹿鸣三载:指三年考中状元。
蓝袍济楚:穿蓝色衣服的人很多。
谁氏子:指哪个人的儿子。
仙桂:神话传说中的长生不老之药。
石桥:指石头建造的桥。
马蹄踏碎台城秋:指朱元璋率领军队经过金陵时,士兵践踏了台城的秋天。
生闲愁:因战乱而忧愁。
乌衣巷口白鹭洲:指南京秦淮河畔的乌衣巷和白鹭洲。
文士添语柄:为文人学士增添了话题。
风飕飕:风吹动的声音。
【赏析】
此诗作于元末,作者张昱,当时元灭南宋,国破家亡,故诗中有感于国家衰败、民族受辱的愤恨之情。
首联“昔年曾记金陵游,衣冠文物称神州”,回忆当年游历金陵的情景,赞美金陵的文物制度,流露出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和眷恋之情。
颔联“千年王气凝钟阜,万里襟带长江流”,感叹金陵地处江南,有王气,江山壮丽,气势磅礴。颈联“东梁西梁辟门户,三山驱逐江天浮”,描绘出金陵城郭的宏伟壮观,以及金陵作为交通枢纽的重要地位。
尾联“龙蟠虎踞没天险,中原形胜那能俦”,赞颂金陵地势险要,中原难以比拟。尾联“遂开明堂宅斯胜,巍巍大业过商周”表达了作者对明朝开国功臣的怀念和崇敬之情,同时表明自己志向远大的抱负。最后两联则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眷恋之情和忧国忧民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