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舆绕回涧,四月麦初黄。
澹澹来薰风,葛襟任飘扬。
山门在何处,松桧森护藏。
雨馀绿正肥,丽日浮晴光。
葵榴傍佛阶,喷艳倾和阳。
褰衣步巉岩,尚幸筋力强。
方袍三两僧,延我到上方。
安知无远公,愧我非柴桑。
谷虚自有应,山远无摧伤。
众生沉苦海,吾欲驾津梁。

诗句释义:

  1. 肩舆绕回涧,四月麦初黄。
    注释:肩舆,指轿子或轿夫。绕回涧,形容山路曲折盘旋。四月,指农历四月份。麦初黄,说明是初夏时节。
    赏析:诗人乘坐轿子游览山谷,四周景色宜人,但诗人并未被美景所迷惑,而是关注着眼前的生活和人生,体现了诗人的豁达胸襟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2. 澹澹来薰风,葛襟任飘扬。
    注释:澹澹,形容微风轻拂。薰风,指春风。葛襟,指穿着葛布衣服的人。任飘扬,形容衣服随风飘动的样子。
    赏析:诗人在微风中行走,感受着大自然的气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3. 山门在何处,松桧森护藏。
    注释:山门,指寺庙的大门。松桧,指松树和桧树,都是常绿树种。森护藏,形容树木茂盛,给人一种保护的感觉。
    赏析:诗人询问山门在哪里,表现出他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求知欲望。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敬畏。
  4. 雨馀绿正肥,丽日浮晴光。
    注释:雨馀,指雨后。绿正肥,形容草木生长得非常茂盛。丽日,指晴朗的太阳。浮晴光,形容阳光明媚。
    赏析:诗人描述雨后的景象,绿意盎然,阳光明媚,给人一种宁静、舒适的感觉。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5. 葵榴傍佛阶,喷艳倾和阳。
    注释:葵榴,指向日葵和石榴花。傍佛阶,指靠近寺庙台阶。喷艳,形容花朵盛开的样子。倾和阳,形容花朵在阳光下绽放得非常灿烂。
    赏析:诗人观察周围的景色,发现葵榴花盛开得非常美丽,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赞美。
  6. 褰衣步巉岩,尚幸筋力强。
    注释:褰衣,指撩起衣服。步巉岩,形容攀登陡峭的山岩。尚幸,表示庆幸。筋力强,形容身体强健有力。
    赏析:诗人在攀登陡峭的山岩时,感受到自己的力量和勇气,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挑战的勇敢和对自我的挑战精神。
  7. 方袍三两僧,延我到上方。
    注释:方袍,指僧人的袈裟。三两僧,形容数量不多的僧人。上方,指寺庙的上层建筑。
    赏析:诗人被邀请到寺庙的上层建筑参观,感受到了宗教的氛围和信仰的力量。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宗教的尊重和对信仰的追求。
  8. 安知无远公,愧我非柴桑。
    注释:安知,表示哪里知道。远公,指慧远大师。愧我非柴桑,表示惭愧自己不是柴桑人。
    赏析:诗人感叹自己的身世和地位,感到惭愧和不安。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以及对自己命运的思考。
  9. 谷虚自有应,山远无摧伤。
    注释:谷虚,指山谷空旷的地方。自有应,表示自有其道理或原因。山远无摧伤,表示虽然山高路远,却依然坚韧不拔。
    赏析:诗人认为山谷空旷的地方自有其道理和原因,而山高路远也阻挡不了人们的意志和决心。这反映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理解和对人生道路的坚定信念。
  10. 众生沉苦海,吾欲驾津梁。
    注释:众生,泛指所有的生灵。沉苦海,表示生活在苦难之中。吾欲驾津梁,表示我想帮助大家度过难关。
    赏析:诗人看到众生生活在苦难之中,心生怜悯和同情之情,决定要帮助他们渡过难关。这反映了诗人的慈悲之心和社会责任感,也展现了诗人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理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