骋目汉江湄,涨沙忽吞改。
谁持造化机,一雨功十倍。
岂无欲济心,忧在渔梁水。
达人来拯溺,引领时相待。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主题的理解,要求考生熟悉《高阳池候都宪李先生》的内容,并理解其主旨。

“骋目汉江湄”,汉江是流经今湖北、四川的长江支流,诗人站在江边远望,心情十分激荡,他的目光驰骋在汉江之滨,那滔滔滚滚、浩浩荡荡的江水仿佛要吞没了他,他的心情也随着江水一起奔腾激荡起来。“涨沙忽吞改”意思是说汉江的水势汹涌澎湃,忽然之间,河床的沙子被水一扫而尽,河床裸露出来,水流更加湍急。这里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汉江的磅礴气势。

“谁持造化机,一雨功十倍。”意思是说,是谁掌握着大自然的奥秘,让雨水落下后,河床的泥沙被冲刷得干干净净?这里诗人用“造化机”指代自然规律和客观必然性,意在表达诗人对自然规律和客观必然性的尊重与敬畏,同时表现了诗人面对自然现象的惊叹之情。“一雨功十倍”意思是说,大自然的力量是如此神奇,一次雨水就能使河床的泥沙被冲刷干净,可见一滴水的威力是多么巨大。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大河源头的赞美之情。

“岂无欲济人,忧在渔梁水。”意思是说,难道我就没有想要帮助别人的愿望吗?可我内心的忧虑却在于,渔梁的河水泛滥成灾,百姓生活受到严重影响。这里,诗人以反问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百姓生活的关切之情,同时也表明自己虽然心怀救民之心但却无能为力。这句诗体现了作者关心民生疾苦、心系苍生的高尚情怀。“忧在渔梁水”中的“渔梁”,地名,位于今湖北省荆州市境内。

“达人来拯溺,引领时相待。”意思是说,当有见识的人来到我的身边来拯救溺水之人时,我会毫不犹豫地引领他们前去,时刻等待着他们的出现。这里的“达人”是指有见识的人,“拯溺”指的是拯救溺水的人的生命,“引领”意为引领,“相待”意为等待。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于有救世主出现的期盼以及渴望有人能够拯救溺水者的迫切心情。

最后两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也是诗人情感的升华。“达人来拯溺”,是希望有志之士能够及时出现在自己的身边来拯救溺水者;“引领时相待”则是说,自己会时刻等待着他们的出现,等待救援。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期待英雄人物的出现、盼望他人施以援手的急切心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胸怀天下、关心黎民百姓的崇高精神境界。

【答案】

(1)骋目汉江湄,涨沙忽吞改。

谁持造化机,一雨功十倍。

(2)岂无欲济人,忧在渔梁水。

(3)达人来拯溺,引领时相待。

译文:

眺望着汉江之畔,只见江水暴涨,泥沙被冲刷得干干净净,那滔滔的江水好像要把天地都吞没似的。谁能掌握大自然的玄机呢?那一次下雨,就把河床的泥沙冲刷干净,可见大自然的力量是多么强大呀!难道我就没有想要帮助别人的心愿吗?可我内心的忧虑却在于,渔梁的河水泛滥成灾,百姓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当有见识的人来到我的身边来拯救溺水之人时,我会毫不犹豫地引领他们前去,时刻等待着他们的出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