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东来浪势骄,长虹直跨影岧峣。
基深不受江流转,版断曾经野火烧。
过客接鞭南北路,渔翁垂钓往来潮。
大峰缅想今何在,遗惠于今耿不消。

注释:

大海东来浪势骄,长虹直跨影岧峣。基深不受江流转,版断曾经野火烧。过客接鞭南北路,渔翁垂钓往来潮。大峰缅想今何在,遗惠于今耿不消。

译文:

大海东来的海浪汹涌澎湃,长虹横跨天际高入云霄。基础深厚,不受江水流动影响,桥梁断裂时曾经历过野火的焚烧。过往行人骑马挥鞭,在南北道路上来往奔波,渔民在潮水中垂钓来回穿梭。仰望山峰,怀念那昔日的风景,但如今只剩下了遗憾和叹息。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怀古诗。诗人通过对和平桥的历史和现状的描述,表达了对和平桥历史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

首句“大海东来浪势骄”描绘了大海东来的壮丽景象,海浪汹涌澎湃,气势磅礴。接着“长虹直跨影岧峣”,将长虹与和平桥联系起来,形象地描绘了和平桥的雄姿英发,仿佛是一座连接天地的巨龙。这两句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营造出一种恢弘壮观的氛围。

第二句“基深不受江流转”,则转入对建筑本身的描写。这里的“基深”指的是桥梁的基础坚实稳固,能够承受住江水的流动冲击;“不受江流转”则表示桥梁在洪水季节仍能屹立不动,展现出一种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这两句诗既突出了桥梁的建筑特点,也体现了古人的智慧和毅力。

第三、四句转向对历史事件的回望与感叹。“过客接鞭南北路”描绘了过往行人骑马挥鞭,在南北道路上往来奔波的景象;而“渔翁垂钓往来潮”则是渔民在潮水中垂钓的场景,两者相互映照,共同构成了一幅繁忙而宁静的画面。这两句诗通过对人物活动的描写,展现了和平桥周边的繁荣景象和社会的和谐气氛。

最后两句则转向了对历史的回顾与感慨。“大峰缅想今何在”表达了诗人对昔日风景的怀念之情;“遗惠于今耿不消”则是说虽然现在只剩下了一些遗憾和叹息,但和平桥仍然留给后世深远的影响和恩泽。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追忆和感伤,也寄寓了诗人对和平桥未来的祝愿和期待。

整首诗语言简练明快,情感真挚深沉,通过对和平桥的描绘和对历史事件的回望,展现了作者对和平桥的深厚感情以及对其历史贡献的肯定和赞美。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希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